《红楼梦》与玉文化
2015-12-18 15:33:46 来源:中国古玉网 已浏览次
《红楼梦》满是玉饰品 贾宝玉佩带的“通灵宝玉”,大如雀卵,灿如明霞,莹润如酥,正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刻有“一除邪祟,二疗实疾,三知祸福”。凤姐“戴着金边八宝赞珠鬓”,“裙边系着双衡比目玫瑰佩”。贾府中生活用玉器皿有琥珀杯、玛瑙碗、玉杯、缠丝白玛瑙碟子和翡翠盆等。
享誉世界的历史 名著——《红楼梦》(原为 《石头记》),与中华玉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红楼梦》满是玉饰品 贾宝玉佩带的“通灵宝玉”,大如雀卵,灿如明霞,莹润如酥,正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刻有“一除邪祟,二疗实疾,三知祸福”。凤姐“戴着金边八宝赞珠鬓”,“裙边系着双衡比目玫瑰佩”。贾府中生活用玉器皿有琥珀杯、玛瑙碗、玉杯、缠丝白玛瑙碟子和翡翠盆等。
玉文化是《红楼梦》的重要主题 《石头记》可以说是玉记也。“通灵宝玉”原是女娲补天冶练而成,符合玉是天 地之精华观;贾宝玉是贾府代表人物,“通灵宝玉”为 主人的命根子,也即主宰封建社会之命运,符合玉是天地之主宰论;“通灵宝玉”与贾宝玉可理解为“人玉一体”,实际上代表统治阶级本身,这与玉文化的中心思想向一致;作者借“通灵宝玉”说此 《石头记》一书,而原本世上有之的,不过权借来一用罢了,这就是随着封建社会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中华传统玉文化。
《红楼梦》通过全面否定中华传统玉文化,进而彻底否定封建社会 《红楼梦》主线是“通灵宝玉”,借其对传统玉文化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与否定;对“通灵宝玉”的褒贬是封建社会思想和政治斗争的具体表现;宝玉之灵已经不通,纵有补天之意,也终究被无可奈何的抛弃。曹雪芹笔下的贬玉之说,在钟鸣鼎食金玉繁华之中揭示了整个封建专制制度必然走向衰败的命运,同时也代表着社会前进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