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六朝的玉器历史

秦汉六朝的玉器历史,秦灭六国,先王三代礼制、玉制及玉物均摈而不用,除玉玺外朝廷概无必用之玉器,玉器在秦可谓衰微时期。直到西汉晚期,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文化的交流,极大地影响了东方民族的精神生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秦汉六朝的玉器历史,秦灭六国,先王三代礼制、玉制及玉物均摈而不用,除玉玺外朝廷概无必用之玉器,玉器在秦可谓衰微时期。直到西汉晚期,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文化的交流,极大地影响了东方民族的精神生活。在楚文化玉器清逸脱俗、自由浪漫的基础上融合成汉代玉器所特有的雄浑豪放、大气磅礴的风格。此时玉器中圆雕和高浮雕作品明显增多,镂空器物和大型摆件相继问世。图案装饰可分为两大类几何纹和动物纹。几何纹以谷纹、蒲纹、涡纹和云纹最为常见;动物纹主要有:龙纹、鸟纹、兽面纹、螭虎纹等,并出现了写卖性的动物纹饰,对后世玉雕的发展方向有一定影响。

 

  汉代以后用玉制作礼器的现象少了,更偏重装饰和殉葬,葬玉中大量的琀以蝉为形,取其清高饮露不食之意。据《史记·屈原传》“蝉,蜕于蚀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蝉在远古时期被视为通天之物,蝉卵在土,慢慢上树成虫,又会飞上天空,是自下而上与天相接的吉祥昆虫。以蝉为琀,以求亡者像蝉蜕变蛰伏,而后再生。作为琀的玉蝉,形态质朴、简练,刀法挺拔,古气盎然。一枚蝉只需八刀便可搞定,被玉器界称为“汉八刀”。另外,也有以玉豚为玲。

 

  汉代玉雕较为突出的形象是玉翁仲和玉舞人。玉翁仲一般是琢成手指般大小的圆棍状腰佩,在人物腰际部位穿孔,造型洗炼圆润,脸部五官仅为阴刻短线,衣纹线条流畅、疏简,仅用8——12刀便清晰刻画出轮廓。玉翁仲并非指老翁形象,而是一个年轻潇洒的书生形象。但后世的仿制者“顾名思义”,仿成了老翁面相。玉舞人造型为长袖、宽袍、束腰、一袖甩过头部,呈c形或s形轮廓,婀娜多姿,曲线优美,比例适度,多为双面白描形式的薄片状,偶有立体状。玉舞人的裙、袖,飘拂生动自然,线条极其简洁,脸部的刻画凝重不失妩媚。汉代玉人表现的人物形象种类很多,男女老少均有,但手法较抽象单一,造型循规蹈矩。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