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发展历程:以饰物玉为初始

  商周之玉始为器

  由原始社会的彩石玉器时代进入了夏商西周以和田玉为主体的中国玉石珠宝成长期时代。这一时期玉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未有身不佩玉者”。商代玉器的成就很高,距今三千多年的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775件玉器中,有各种祭祀器、礼仪器,如璋、璧、圭、环、琮、、刀、戈和珠等等,造型生动准确。其中,“玉凤”、“玉鹦鹉”、“玉人”、“玉象”等更显示出商文化灿烂的风格,妇好墓出土的“玉兔”是中国最早的“俏色巧做”的代表作品。商代,玉被列为“八材”之一,玉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行业,周代玉器以片状及动物纹饰的佩饰居多,并已开始具备政治、道德、宗教、伦理等方面的含义,所谓“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君王以玉召见公侯大臣,公侯大臣以玉事君王”等等,这些以玉喻德的风气在中国以后的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春秋战国玉倾城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玉石珠宝的嬗变发展期时代。这一时期的玉石品种、原材料及加工均有所发展,如原材料品种除和田玉外,还有岫玉、独山玉、玛瑙、孔雀石和水晶等开始使用,玉器的道德化、宗教化和政治化的理论建立,为诸侯争霸年代的玉器文化赋予了神秘的宗教、道德和政治色彩。玉器在社会生活中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象征。著名的和氏之璧价可譬国,“完璧归赵”生动地记载了蔺相如护玉回国的壮举。“君子比德如玉,德明而玉之真伪自判矣”,春秋战国的玉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