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可取的民国篆刻家寿石工
2015-09-15 15:49:49 来源:新民晚报 已浏览次
寿石工(1886—1949),名玺,一作鉨,号印丐、珏庵,别署铸梦庐、蝶芜斋、不食鱼斋。浙江绍兴人,久居北京。山阴寿氏宗族蕃盛,英才迭出。寿石工父亲寿福谦(镜虚) 工书画,擅长治印,曾任山西布政司库大使。
寿石工(1886—1949),名玺,一作鉨,号印丐、珏庵,别署铸梦庐、蝶芜斋、不食鱼斋。浙江绍兴人,久居北京。山阴寿氏宗族蕃盛,英才迭出。寿石工父亲寿福谦(镜虚) 工书画,擅长治印,曾任山西布政司库大使。族亲寿怀鉴(镜吾)就是大文豪鲁迅少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启蒙塾师,被鲁迅称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 人。”寿石工幼受熏染,长于诗文,嗜好金石碑版。家乡会稽山上摩崖石刻众多,年青的寿石工常常登山攀岩,剔藓扪碑,乐而忘返。后辞乡北上,曾“西过汾晋, 东出榆关,”一度游宦辽东。民国间加入南社,移居北平后分别在国立北平美术专门学校、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平艺术学院任教,讲授古文、诗词学与书法篆刻,广受学子们的欢迎。著有《铸梦庐篆刻学》、《篆刻学讲义》。其中《讲义》一篇,多参考沈阳印人王光烈的《印学今义》,发表于《湖社月刊》,并经弟子巢 章甫整理印行,流传甚广,而王氏所著,却坠而不彰。寿石工喜收藏古墨,多达千余锭,临终之际仍手握一新获的明代寿星墨,痴迷至此。
民国北平艺坛,聚集着诸多文化艺术精英,各大院校的三尺讲台,已成为他们播撒艺术种子的一方乐土,由此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艺术人才。寿石工在美专执掌 教鞭长达数十载,桃李满蹊。篆刻弟子有齐燕铭、金禹民、温廷宽、戚叔玉、张牧石等,皆驰名印坛。继室宋君方在其熏陶下,也善花鸟画与刻印。时旅居北方的著 名学者、书画家如徐悲鸿、黄宾虹、杨仲子、张海若、赵尔巽、周肇祥、孙壮、陶祖光、周作人、曹克家等皆与其交善。又善填词,民国初大词家朱祖谋北游燕京, 寿石工以词求正,并受朱氏影响,师法南宋吴文英。
寿石工擅长书法,楷书初宗欧阳询,后参六朝墓志,用笔挺健流畅,颇具金石气。篆刻早年服膺赵之谦、吴昌硕,曾撷取赵氏“二金蝶堂”和缶翁“饭青芜室”中 的第三个字,合为“蝶芜斋”,别出心裁,颇具雅趣。中年后醉心于黄士陵的清挺独绝,所作多字印章法随缘生机,疏密自然,得清劲峭丽之趣。晚年上溯周秦两汉,欲融合赵、吴、黄三家之妙。论者称其作品“不以奇巧取胜,平淡中自饶新趣,”富有书卷气。
寿石工一生勤勉,治印数以万计,曾长期在琉璃厂南纸店挂单鬻艺,不计较宣纸与石材之优劣,唯心所适,挥洒自若。每日授课事毕,必趋诸店,如有收件,即在店铺中运斤向石,现场完就。因交件快捷,深得顾主欢心,以致求者日众,应接不遑。
寿石工纵横燕京印坛多年,创作为数甚巨,然而给人影响深刻的作品却凤毛麟角。综观其印,以吴昌硕、黄士陵等诸家为归,取法甚高,但仿黟山线条坚挺峻峭稍 逊,拟缶翁一路雄浑古厚也不及。又好作细白文印,惜部分线条失之单薄、乏力,气息也趋于孱弱。“快刀手”寿石工艺涯兴隆,长期养成的创作思维定势与操刀立 就的习性,似乎压缩了篆刻创作中最重要的印稿设计反复推敲与思考过程,缺乏“易稿数十”、“九朽一罢”的严谨,以致他的印作有平淡、雷同之弊。
寿石工有“不食鱼斋”,后人多不解缘由,实乃其幼年曾久病不愈,郎中开方命其单食鲜鱼七七四十九日,并嘱以清水汆之,不得添加佐料。长时间单一、乏味的食物,令其生厌,导致反胃、呕吐,最后产生了严重的抗拒心理,终身拒食。亦为名人趣闻轶事,附存于此。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