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来自陕西的国宝级汉代玉器

  陕西关中是西汉王朝京城所在地,西汉一代的11座帝陵分布在关中咸阳塬上和西安市东郊,西汉王朝众多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死后,也陪葬在帝陵陵园及其附近,虽然西汉帝陵迄今尚未发掘,但近60年来,在汉长安城遗址、汉帝陵礼制建筑遗址(主要是陵庙遗址),部分皇亲国戚等高级贵族墓葬中,相继出土了许多国宝级的汉代玉器,使我们有幸目睹西汉帝王皇室用玉的风貌。

  从陕西出土的数百件汉代玉器中按照玺印、玉牒、玉圭、玉壁、玉铺首、实用玉器(玉杯、玉带钩)、人体装饰用玉(组玉佩和各种单体佩)、玉剑具、陈设器(圆雕艺术品)、葬玉十大类。皇后之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玺印

  《汉官旧仪》称汉代“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皇后玉玺文与帝同”,帝、后玺均是汉代最高权力的凭证,皇帝玉玺迄今未发现。汉代玉印分官印和私印两种,官印为执政者的凭信,私印为个人身份的凭证。

  皇后之玺边长2.8、高2厘米,重33克(图1),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1968年咸阳市北原韩家湾狼家沟出土。羊脂白玉,滋润莹秀。玉质坚硬致密,纯净无瑕,无沁。玺钮为高浮雕匍匐回首状之螭虎,形象凶猛。玺面镌刻阴文篆书“皇后之玺”四字,字体结构严谨大方。玉玺玉质之精美,螭虎造型之生动,玺文字体之规整大气,雕琢技法之娴熟,都是罕见的。皇后之玺是礼玉中的瑞玉,是皇后权利身份的标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唯一的皇后用玺,属国宝级文物珍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请士水晶印属私印,边长2、高1.5厘米(图2),现藏西安博物院。1991年西安市北郊范南村西汉中期墓M170出土。白色水晶,纯净无瑕。覆斗形钮,印面阴文篆书“陈请士”三字,字体规整大方,通体抛磨光亮,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唯一的水晶印。陈请士其人,文献未载,但从其墓葬规模较大,陪葬品丰富分析,他应是一个地位较高的贵族。

  玉牒

  玉牒是汉代新出现的祭玉名称,使用始于汉武帝,东汉时汉光武帝也曾去泰山用玉牒行封禅之礼。玉牒通常以青石片制作。

  王莽时期玉牒残长13.8、宽9.4、厚0.94厘米(图3),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1年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桂宫4号遗址出土。片状青石质,通体磨光,表面黑色,阴刻篆体,朱书,现存29字“……万岁壹纪……作民父母,清……退佞姦轨,诛……延寿,长壮不老,累……封埴泰山,新室昌……”,这是王莽为祈求政权稳固,拟封禅山泰山制作的玉牒,也是王莽时期迄今出土的唯一玉牒。

  玉圭

  玉圭是汉代最常见的礼玉,多光素无纹,少数琢有花纹的玉璧改制。常在祭祀时使用,并不是承担象征身份的瑞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素面玉圭一组,高9、宽2.3、厚0.4厘米(图4),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76年咸阳市渭城严家窑村汉成帝延陵陵园出土。玉色分别呈白色、青色等。片状,尖首长条形,平底,通体光素,抛磨较精。

  琢纹大玉圭高15.3、宽6.4、厚0.8厘米(图5),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70年咸阳市渭城龚家湾村咸阳地区机砖厂汉墓出土。青灰色,片状,尖首长方状,底部欠平齐,亦未抛光,一面琢有花纹,是由大型复合纹玉璧切割而成;另面磨光,正面外区是双身兽面纹,第二区内外缘均有一圈绚纹,其内有浮雕的谷纹,第三区纹饰尚难推断。

  玉璧

  汉代玉璧数量最多,形态各异,寓意丰富,功能多样,有祭祀用玉、象征身份的瑞玉、建筑装饰用玉、人体装饰用玉、丧葬用玉,或用于丧车、棺饰、殓尸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双身兽面纹云纹玉璧直径21、孔径8、厚0.5厘米(图6),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997年西安市北郊枣园南岭西汉早期墓M1出土。青玉,表面呈淡青色。形制规整,璧面雕琢出桃形卷云纹72个,四大四小8个动物形象。此件玉璧玉质上乘,工艺精美,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双身兽面纹谷纹玉璧直径43.2、孔径11.5、厚1.6厘米,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997年西安市北郊枣园南岭西汉早期墓M1出土。青玉,表面呈青褐、青玉、灰白及浅墨等不同色泽,温润古朴。玉璧出土时破碎为25块,分别位于墓主人胸部和背部。作为殓尸而用,有助墓主人灵魂升天之寓意。玉璧两面雕纹基本相同。璧面共雕琢六组纹饰,依次为圆首尖钩纹、绚纹、谷纹、绚纹双身动物纹及所附的凤鸟纹、圆首尖钩纹。内圈有圆首尖钩纹24个,外圈有圆首尖钩纹72个。减地浮雕出的谷纹共有344个,谷粒饱满和谐。四组双身兽面纹上下左右互相对称,每组结构风格几乎完全一致。玉璧侧面上镌刻篆书“六百六十一”五字,字迹细如发丝。此璧构思奇特,纹样结构复杂,主题突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形体最大的琢纹玉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