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雕大师知多少
2015-07-02 16:20:35 作者:王志杰 来源:新消息报 已浏览次
当今苏扬二州的许多玉雕大师都名扬四海,一个手把件雕工费动辄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前两年还有排队一排半年都“挂不上号”的现象。高古玉其工艺和神韵大都精美绝伦,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曾出现了不少玉雕大师。
史前中国高古玉中的五驾马车,红山、良渚、齐家、龙山、巴蜀,那是一个神玉时代,也可称之为巫玉时代,许多玉器是多人合作经年累月共同完成的,因而不可能留下姓名。到了周代,已经有了专门管理制玉的政府部门,叫“玉府”,其职责是“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之藏。”玉府不仅掌握着王上的宝物制作,也掌握着王上的收藏和衣食起居等,足见地位之高。玉府下设的“玉人”具体管理和玉有关的一切事物,所以玉人是周代制玉工人的专用名词。玉府,是中国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专业制玉机构,那时,周王是天子,至高无上,玉工水平再高也不可能留下他们的名字。
到了秦朝,文献中记载了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最早的两名制玉大师的名字,他们是孙寿和烈裔。史料称“秦兼七国称皇帝,李斯取蓝田之玉,玉工孙寿刻之,方四寸,斯为大篆书,文之形制为鱼龙凤鸟之状,稀世之至宝也。”另一位大师烈裔的记载来自《拾遗记》,文中说,始皇元年,骞霄国献刻玉善画的工匠,名裔,刻玉为百兽之型,毛发宛如真矣。曾刻两白玉虎,不仅形象生动,毛发皆栩栩如生,这位玉工被人们称之为烈裔。
到了汉代,厚葬之风盛行,葬玉数量加大,大师应该辈出,但史书记载非常少,只看到一位,他是当时广陵国吴郡人,即今天的苏州人,名叫颜规,他常被叫到广陵王府解玉制玉。这位颜规可以说是苏州玉雕的老祖宗了。
魏晋南北朝一来战乱频繁,玉路中断,二来佛雕盛行,三来炼丹食玉,玉雕业大大衰落,也无大师记载。
到了隋代,《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幸江都,看中垫脚女吴绛仙,但她已嫁玉工万群为妻。这个玉工应该绝非一般底层玉工,他的老婆能被隋炀帝看见,此玉工活动范围绝对在高层,一定也是大师级人物了。隋代还有一位大师名叫何通,《隋书》只有三个字的记载“善斫玉”,斫者,用刀斧砍。能进入《隋书》的人,焉能不是大师?
宋代,达官显贵文人士大夫都追求和赏玩美玉,制玉工匠文献留下姓名者逐渐多了起来,有赵荣、林泉、崔宁、陈振民、董进等,但无太多事迹介绍。元代邱处机,大名鼎鼎,道号长春真人,传说他能“掐金如面,琢玉如泥”,曾被元帝封为高官,掌管造办机构。后被北京玉石业行会尊为琢玉业的祖师爷。
明代制玉高手就更多了,贺四、李久甫、陆子刚、王小溪等,这些知名艺人社会地位较高,是文人富豪的追逐对象,作品价格往往高出普通工匠数倍,其中陆子刚名气最大。清代距离现在较近,史料记载的名家达几十个,在此不一一写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