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石雕古玉的收藏
2015-03-09 08:56:51 来源:中国爱艺网 已浏览次
中国的收藏历史可以追溯1700多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谈到民国以来的收藏,更为短暂一瞬,但是,在这一瞬间里,留下的却是今人的不缀记忆。
中国的收藏历史可以追溯1700多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谈到民国以来的收藏,更为短暂一瞬,但是,在这一瞬间里,留下的却是今人的不缀记忆。
民国以来的收藏与鉴赏,是离我们最近、最亲切的。金石书画,让多少豪杰竞折腰,倾家荡产,无私奉献,却给我们留下美好的传奇故事。
民国时代石雕、古玉的收藏,相比书画、青铜器收藏,略显萧条。石雕一般是日本山中定次郎、美国的福开森、法国的魏武达为最。他们收买天龙山道士,破坏性掠走大唐盛世的天龙山石雕佛首,至今市场上偶有出现。驱使琉璃厂的岳彬,炸毁龙门石窟,掠夺北魏《皇帝礼佛图》、《皇后礼佛图》,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古玉的收藏家众多,这些收藏家还是以书画、青铜器、古籍善本为主。而潜心收藏、研究古玉的收藏家,以傅忠谟先生为翘首。傅忠谟,字晋生,1905--1974年,四川江安人,民国教育总长、古籍版本学泰斗傅增湘先生之子。
傅氏一生致力于古玉收藏与研究,藏玉在千件之多,有《佩德斋古玉图录》、《古玉精英》、《藏园校画录》、《百宋编》等著作。解放后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期间,先后遴选古玉十万余件,为博物馆收藏古玉精品核定级别。在史前古玉研究中贡献卓著,尤以红山文化的类型、纹饰、雕工,结合考古发现,建立了目鉴标准。在理论方面,分八个部分将中国古玉进行分类,在古玉收藏玉鉴定方面,构筑理论依据。
解放后,文物局成立文物处,张珩先生是首位副处长(未设正处长一职),傅忠谟先生与徐邦达等人是业务秘书,各自负责所管辖业务。当时很多业务人员大多从事古代书画,古籍善本研究,只有傅忠谟先生一人是研究古玉,为了让这一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发扬光大,傅老先生以独行侠的寂寞,编撰出最权威的《佩德斋古玉图录》、《古玉精英》。
民国收藏古玉的热度,的却不如书画、瓷器、古籍善本、青铜器热络,对古玉方面的研究著作也十分寥落。傅忠谟先生可以说是开宗立派,起到始作俑者地位,他的研究理论至今都成为文物学科的教科书,也是古玉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