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的断代之清朝时期
2015-03-03 15:20:54 来源:中国古玉网 已浏览次
满清入关以后,经顺治康熙帝励精图治,扫清叛乱,发展生产,雍正帝肃整吏治,繁荣经济,出现了“康乾盛世”。康熙时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帝入交趾,开通了缅甸翡翠进入中原的路线。乾隆时期在西域用兵,又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路,促进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满清入关以后,经顺治康熙帝励精图治,扫清叛乱,发展生产,雍正帝肃整吏治,繁荣经济,出现了“康乾盛世”。康熙时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帝入交趾,开通了缅甸翡翠进入中原的路线。乾隆时期在西域用兵,又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路,促进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总的来说,清代宫廷用玉直接受清内廷院画艺术的支配和影响,其做工严谨,一丝不苟。有的碾琢细致,如雕似画,有的在抛光上不惜工本以显示其温润晶莹之玉质美。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黄玉极少,也受到爱重。民间用玉以两江产量最多也最精。清朝最负盛名的碾玉中心是苏州专诸巷,苏州玉器精致秀媚,内廷玉匠也多来自该地。扬州玉作发展很快,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玉作豪放劲健,特别善于碾琢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重的特大件玉器,《大禹治水图玉山》即其代表作。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此外清代各个时期玉作亦有所不同:顺治、康熙年战乱频频,民不聊生,玉器行业也处于萧条状态,产量很少,但宫廷用玉仍不乏精品。雍正朝经济复苏,手工业大为发展,玉作也重新崛起。乾隆、嘉庆年间为清玉的昌盛期。这时宫廷玉器充斥各个殿座,各主要大城市玉肆十分兴旺。民间观玉赏玉之风兴盛,玉器的用途更加广泛,陈设、器皿、佩饰、祭器、偶像、文玩、用具、镶嵌等等,品类齐全。乾隆时所称的痕都斯坦玉器是具有阿拉伯风格的莫卧儿王朝玉器,乾隆中晚期时已大量进入内廷,得到乾隆的喜爱,其风格波及北京、苏州、扬州等玉肆。新疆维吾尔族玉器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宫廷玉器和痕都斯坦玉器有所不同,虽属阿拉伯风格,但器形、纹饰均较单纯,光素器较多,不重磨工,稍显粗糙。道咸间战端又起,内忧外患,国家经济严重受挫,新疆玉贡完全停止,宫廷玉器日渐衰落,有时甚至停止碾制。地方大城市的玉肆,也因原料不足及经济衰退而逐渐衰落。特别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及前后两次鸦片战争,战火遍布两江,苏、扬二地正好处在战争中心地带,所受祸害可想而知。从此之后清代玉作就再也没有振作起来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