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花鸟玉雕的艺术探索之路
2015-02-11 16:01:58 来源:中国网 已浏览次
《宣和画谱》卷十五《花鸟叙论》中云:“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悠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
王金忠,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以院体风格花鸟及弥勒题材见长。花鸟玉雕师法传统院体工笔画,造型生动写实,风格精谨富丽;弥勒亦有海派“弥勒王”之称,造型讨喜夸张,风格细腻精致。此外,由于其长期从事和田玉籽料玉雕创作,所以对玉料特性及玉料运用有着独到的认识,其作品也多以稀缺的收藏级和田玉籽料为主,在高端玉石收藏界有着极高的辨识度。
王金忠大师以古代院体风格花鸟画入玉并非偶然。一直以来,他在玉料的甄选上极为苛刻,只采用那些在白度、细度、皮色都达到收藏级标准的和田玉籽料。也正是这些玉料身上稀缺的富贵气质,让他产生了将宋代达到鼎盛的院体花鸟风格与和田玉籽料联系在一起的想法。在他看来,和田玉籽料质地温润细腻,是君子优雅高贵气质最好的比照,而其稀缺性也促使它成为一种财富的象征,从精神到物质,都有着天然的富贵意味。所以,将宋代院体花鸟画艺术连同它所呈现出的富贵精神、典雅精致之美植入玉雕的创作中,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宣和画谱》卷十五《花鸟叙论》中云:“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悠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从中可见院体花鸟画的精神内核是儒家提倡的正统、积极的价值观念。此外,不论是从笔法色泽上表达花鸟富贵端庄的外相,还是传达上层建筑的社会理想隐喻,写实花鸟画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较于随性的写意,精谨的写实则更近乎儒家所宣扬的秩序社会。而且,针对不同花鸟情态的表达,也反映了宋代院体花鸟画背后精细严谨、格物穷理的理学思想基础。从这一角度来看,院体花鸟画艺术与以“精作”为特征的海派玉雕,在创作状态上也非常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王金忠的花鸟玉雕并非完全是院体花鸟画艺术的临摹。以和田玉籽料为创作材质,决定了每一次都必须根据原料的形制、皮色、绺裂而重新创作。天然的和田玉籽料鲜有完美无瑕的玉料,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玉雕创作者,必须通过各种手法将所有的绺、裂、脏、浆处理干净,最终才能让作品呈现出完美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在王金忠看来,艺术创作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它在玉雕上的呈现是一种延续和发展,只有把创作者本身对于时代、社会、人性的理解镌刻于作品中,如此塑造出来的风格才真正符合主流审美,具有收藏的意义。

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金奖作品《锦绣春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