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代玉雕的发展历程
2015-01-27 11:03:16 来源:苏州日报 已浏览次
盛行于汉代的玉衣(殓服)终被时代淘汰了,但汉代玉雕的成就在玉文化的历程中尤为凸显,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时代,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汉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具体反映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美学思想的碰撞,诞生了不同立场的美学家。
盛行于汉代的玉衣(殓服)终被时代淘汰了,但汉代玉雕的成就在玉文化的历程中尤为凸显,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时代,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汉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具体反映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美学思想的碰撞,诞生了不同立场的美学家。由于受传统的影响和时代的局限,神学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仍为主流思潮,原有儒家美学思想也受到了挑战,如王充提倡“真美”,反对“虚美”,对“褒古毁今”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是主张创新的。
审美观的变化给玉雕创造带来了勃勃生机,具有时代特色的玉雕形式纷纷登台亮相,比如造型独特的“莫乃杯”不仅是形式的创新,而且体现了对王权思想的不满及反抗。汉“玉辟邪”(又名“独角兽”)为时代新作,据传辟邪是有特异功能的神兽,“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这一动物形象是人们心中营构之象,至今还常作为雕琢对象。
汉代的龙凤形象在玉雕中广泛运用,加之于圭和璧之上,尤其是拓展了璧的艺术形式,更具有了视觉享受和审美情趣。龙凤玉佩见于西汉早期,龙凤纹饰趋于写实性,龙凤合体显示一种浪漫色彩。
螭龙纹是历代最美的纹饰之一,常雕刻于剑饰器上。南越王墓出土的螭龙纹雕刻得精美绝伦,生动有力,极具艺术感染力。多为双螭相呼应,寓意为“雌雄”或“母子”,亦用于很多器形装饰上,如今螭龙纹饰仍在玉雕中大放异彩。
玉玺自秦以来为天子专用,到了汉代,皇后也用玉玺,有一方吕雉皇后的玉玺,印面阴刻篆体“皇后之玺”四字,钮为屈体螭虎,玺的四侧刻以云纹,十分精美。汉有六玺制,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象征权力。到了清代,乾隆皇帝钦定御用玺为“二十五宝”,“宝”即“玉玺”。
汉代玉器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因概述玉的历程,故难以展开一一细说。总而言之,两汉时期国力日盛,地域四广,因通西域,玉料更是充足,又集各地玉匠,这些有利因素都为汉代玉器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两汉玉器在玉文化的历程中最具审美价值,更值得我们研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