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玩老玉器新手的几点建议
2015-01-23 09:16:49 来源:温州日报 已浏览次
不要一上来就死啃书本,一是现实中像书本里那些馆藏的玉器并不多,二来书本里的拍摄角度、光线不同,与实物会有差异,直接拿着书本去对比手上的玉器,多数时候会误入歧途。学习最快捷的方法还是能大量上手老玉器,这个时期看书还是以了解器型为主,等略有心得后再回去啃书本,这样消化更快,着眼点也更准确。
莫要盲信所谓的高手、专家,就我对目前专家群体的了解,基本都脱离市场,仿件接触少,实战水平并不高。
不要一上来就死啃书本,一是现实中像书本里那些馆藏的玉器并不多,二来书本里的拍摄角度、光线不同,与实物会有差异,直接拿着书本去对比手上的玉器,多数时候会误入歧途。学习最快捷的方法还是能大量上手老玉器,这个时期看书还是以了解器型为主,等略有心得后再回去啃书本,这样消化更快,着眼点也更准确。
玉器不是越古旧就价值越高也不是越白就价值越高,基本遵照一般东西的价值规律,物以稀为贵。
玉器不是样子越粗犷就一定老,也不是看起来鲜亮就一定不老。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往往新中见老才是好东西。
学习古玉知识是一门科学,等你真入门了才能接触到“艺术”,所以基本上来说,理工科的人群玩起来比较快一点入门,学艺术类的人群路会走得比较曲折一点。
鉴别古玉其实大都还是靠眼学,即不属于化学范畴也不属于物理范畴,基本上来说属于比较类学科,也就是我们说的标准学,对器物的认知,都是在不断的比较中总结出来的。所以上手越多,学得越快。
切勿天天想捡漏的事儿,漏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漏是物主和别的买家都看不明白的时候,你的眼力好,你敢认,你看准了,而且你自己可以接受这个风险。捡漏是需要有一定能力的人才能玩的。开始玩的时候,能花正常价格买到合适的东西就很好了。
学习玉器,要学会自我归零,不要把现实生活工作中的性格带到古玩中来,承认你自己是个学生,需要学习,这样人家才愿意教你。
不要怕买错东西,就怕买错了不承认,自己骗自己。错一次痛一次记住一次。每一件假货都是你的良师益友。仿件的门类并不多,买了仿件不要放下,吃透它,确保以后这一类的仿件绝对杀不到你,反证法也是一条学习的途径,你入门的契机往往就是你买对第一件东西的时候。
光看书不实战,到头来肯定路子歪掉的,实战是检验水平的唯一标准。
玩任何门类的古玩都要学会借鉴,玉器也一样,其它门类的古玩对玉器的断代也是很好的参考,所以要适当阅览一些别的书籍,雕塑、服饰、家具、书画、青铜等门类中都蕴藏着大量的纹饰信息,都是对古玉断代的绝佳参考。
玩古玉要有独立的思维和鉴别能力,不可人云亦云,但也要会听话听音,分辨真话和假话,要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中把握好平衡。
“吃药”(买错东西)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刚刚学习的时候,这个阶段往往下手轻,吃的药也都是小剂量的,真正吃大药的时候基本上是刚刚入门后的一段时间,自己信心爆棚的时候。
古玉的新老其实很难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言传身教也只能说个皮毛。就算眼力很好的人也很难通过文字明白地告诉你这件东西为什么新为什么老。能学会的人大都依靠自己的悟性,有高人稍加点拨就好了。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算学会了,也没有丝毫可以值得炫耀的。我们始终只能暂时占有某些玉器一段时间而已,我们不可能永远占有它。学习古玩,收获的不是多少精美的器物,收获的是对古物的认知能力和欣赏能力。低调和谦虚才是一个成熟的古玩人必需的品格。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