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鉴定翡翠办法没有科学依据

      期有商家被曝光用普通石料用强酸和化学制剂浸泡成翡翠,戴在身上会长期释放毒素及放射性元素,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于是,不少消费者成了“惊弓之鸟”,各种民间鉴定翡翠黄金的办法纷纷出炉。不过,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珠宝玉石鉴定站专业人士指出,大部分民间“偏方”全凭经验,仅能作为参考,有的“偏方”甚至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普通消费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容易走入判断误区。鉴定翡翠黄金,最好还是找专业检验机构。

      翡翠鉴定偏方: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

      偏方1:水煮法

      真相:完全不靠谱。现代造假技术高超,通过水煮不一定能去除染料。而且一不小心,容易毁了翡翠。

      偏方2:刻划法

      真相:用翡翠划玻璃,这仅对那些用玻璃仿冒翡翠的赝品,以及用碧玉、岫玉等蛇纹石类玉仿冒翡翠的赝品有效,因为这些玉的摩氏硬度较低,刻划不了玻璃。但对本身是翡翠,后天经过染色的C 货翡翠,或者后天经过强酸浸泡、注胶的B 货翡翠,则是可以刻划玻璃的,因此无法鉴定。

      偏方3:敲击法

      真相:以听敲击的声音来鉴定,其实也只是对B 货翡翠有效,如果仅是染色的C 货翡翠,则敲击的声音也和A 货翡翠相同。所以,敲击也不能作为鉴定翡翠的最终方法,而且,也容易伤害翡翠。

      偏方4:看有无“苍蝇翅”

      真相:翡翠原石的新鲜面或者抛光不好的面上表现更明显;种新,结构粗的翡翠更明显;种老,结构细腻的翡翠“苍蝇翅”不明显。而C货、甚至B货中同样也存在“苍蝇翅”。其他玉石中也有类似“苍蝇翅”的,例如东陵石。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