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和田玉需大量过手研究

      位于石头城84号贵人有玉坊馆长老怪得到天价羊脂玉的事传开后,老怪爱玉如痴的平静生活即被打乱。每天到其和田玉会馆请老怪帮忙掌眼买玉、咨询玉的价值的客人让老怪应接不暇。老怪感叹:在和田玉行业懂玉的行家实在是太少了。

      徐州做养生事业的张女士几年前因事业有成手中握有大量闲钱,再加上身边富起来的朋友圈几乎人手一玉甚至人手几玉,自视自己比朋友们智商高的她当年即去古玩玉石市场花费700余万元一口气买下11块看上去“挺不错”的和田玉原石,现在的张女士是让人一看即“珠光宝气”:手上戴着玉镯,胸前佩着金镶玉玉坠,就连她的奔驰汽车钥匙上也挂着小玉件,张女士前后在玉石上共投资了1600多万元。听着张女士滔滔不绝地述说她精彩的投资经历,再看看张女士带来的玉石,老怪实在不忍心对大老远从徐州赶来的张女士所携带的玉石加以评价,就热心地带着张女士参观欣赏了贵人有玉坊的很多和田玉藏品,并让她进行相互比较、比对欣赏以提高她对玉的鉴赏识别能力。看了贵人有玉坊的大量和田玉后,再回头看看自己身上所佩戴的玉器,以及携带的和田玉原石,张女士懊悔地说:“如果早认识老怪几年,就不会在和田玉投资道路上走弯路了。” 像张女士这样在玉石投资上走弯路的人很多。和田玉国之重器,被称为“国玉”,大凡富裕起来的成功人士都想以拥有几件和田玉来卓显自己的成功。老怪几年前就遇到一位在南京做地产的浙江商人陈先生曾让助手拎着耗资2000多万购买的两大包和田玉来请老怪给予鉴定和估价,当时老怪看了他的玉石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当时这2000多万的玉石在老怪看来是500万也不敢接手的。

      识别和田玉,高深学问书本学不到

      老怪坦言,在玉石行业,没有绝对的专家,只有实战的行家,特别是和田玉,要想弄清和了解它的玉质差异,必须经过大量的玉石过手和不厌其烦地进行比较、切割、琢磨、研究,还要对玉找到感觉(俗称开悟),才能对玉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实战学问在书本是学不到的。每每对于各路藏家向他咨询玉的价值,老怪更是给出独到的见解:任何一块玉除了它本身的合理价值外,还会因为它在买卖双方之间相互转让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也会无形中增大和降低它的价值,例如买卖双方之间相互珍惜、相互信任、相互真诚,就会提升被买卖转让玉石的潜在身价,反之,老怪认为就是再好的玉石也会丢失一些玉石应有的灵气,同样它的价值也会随之大打折扣。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