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题材的寓意文化

      玉能避邪纳福,能将天地之灵气与人体产生效应,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玉器的题材中,神仙人物、鸟兽动物、星云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可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从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绵延到了今天。

      蝙蝠的”蝠”因与幸福的“福”谐音,人们用玉材琢刻蝙蝠的形象喻福,讨口彩,取吉祥。“葫芦”因近“福禄”,同样是琢玉中频繁使用的题材。

      这种题材开始盛行于明代,至清代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福在眼前”把一只蝙蝠刻在一枚有孔眼的古币上面。

      “福寿延年”把蝙蝠刻在一只寿桃上。

      “多福多寿”多只蝙蝠与寿桃刻在一起。

      “福禄寿僖”将蝙蝠和梅花鹿、寿桃、喜鹊(或直接刻一喜字)为伍。

      “五福捧寿”在五只蝙蝠中间雕一寿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福和合”以五只蝙蝠与荷花、圆盒为伍,“荷”同“和(安宁、平和)”、同“合(投契、融洽)”。

      “福寿双全”蝙蝠、寿桃、古钱,”钱”音近“全”,“二”义同“双”。

      “福至心灵”蝙蝠、寿桃、灵芝,“芝”谐音“至”,“桃”似“心”形,灵芝之“灵”。

      “流云百福”以蝙蝠与云纹为伍,“云”意“绵延不断”,形似“如意”,象征幸福如意。

      “福从天降”蝙蝠刻在一娃娃的头顶上。

      “福寿三多”蝠、桃、石榴或莲,“石榴”、“莲子”均寓多子之意,“即福多、寿多、子多”。

      “三多九如”蝙蝠、寿桃、石榴、如意。“三多”即“即福多、寿多、子多。“九加”出自《诗经》中:“如山加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崩,如松拍之茂.无不尔或承”。

      围绕在“蝙蝠”的一个“福”字做口彩的例子举不胜举,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美好追求的词汇之丰富。

      一只雄鸡,一棵鸡冠花。雄鸡的高“冠”是“官”,鸡冠花之“冠”又是“官”,岂不是“官上加官”?这类题材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起着良好的祝愿。如各类竞赛,运动场上的健儿们果得到一件“争‘雄’(雄鸡)夺‘冠’(鸡冠花)”题材的玉佩,似乎更具有一种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意蕴含蓄的美学内容。

      在艺术形式上,中国的这种玉雕工艺,形式上是写实派。花是花、鸟是鸟、人是人,人人看得懂,但意蕴上却是一种音、物之间的借喻形式,玉器上的纹饰都是美好的、吉庆的向往,这恐怕是一种唯中华民族独有的、令人叫绝、妙不可言,甚至有时显得匪夷所思、莫名其妙的寓意文化。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