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216件新西兰毛利碧玉

新西兰也是一个崇尚玉的国家,他们珍爱当地产的碧玉,它象征荣耀威望,被祖祖辈辈传承佩戴。昨日,一场特别的“毛利碧玉: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正式对公众开放。记者获悉,本次展览为期三个月,到7月5日结束,展出位置在陕历博西展厅南展馆。

毛利碧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毛利碧玉

 

毛利碧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毛利碧玉

 

毛利碧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毛利碧玉


  新西兰也是一个崇尚玉的国家,他们珍爱当地产的碧玉,它象征荣耀威望,被祖祖辈辈传承佩戴。昨日,一场特别的“毛利碧玉: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正式对公众开放。记者获悉,本次展览为期三个月,到7月5日结束,展出位置在陕历博西展厅南展馆。


  玉在中国的历史据说有8000年。新西兰也是一个崇尚玉的国家,他们珍爱当地产的碧玉,它象征荣耀威望,被祖祖辈辈传承佩戴。昨日,一场特别的“毛利碧玉: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正式对公众开放。


  这次展览是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推出的一个巡回展出。新西兰毛利碧玉也是首次在西安亮相。正式对公众开放的前一晚,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隆重的开幕仪式,216件毛利碧玉展品显得尤其神秘。毛利人是新西兰最早的居民,他们是亚洲航海者的后裔,在约八九百年之前穿过大洋抵达新西兰。如今毛利人占新西兰人口的15%,他们独特的文化被发扬光大。


  本次展出了大量碧玉首饰,有几百年前的,也有现代制造的,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含义。最特别的就要数人形项饰(坠子),这是毛利碧玉最常见的造型。其中一个展板上布满了近百个人形项饰。它们一个个都歪着“脑袋”,“四肢”自然弯曲,“眼睛”尤其圆润突出,甚至个别眼睛是“红色”的。


  原来,过去人形项饰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毛利女人们在怀孕和分娩期间佩戴人形项饰,当作保护胎儿的护身符。男人们打仗时佩戴人形项饰,能趋吉避凶。“红色眼睛”是镶嵌了当地产的鲍鱼壳或者红色封蜡。在毛利人的习俗中,红色是神圣色彩。


  一个礼仪用锛(约制于1500年~1820年),造型奇特。还有一根根玉扁棍,过去毛利人将它当作武器,如今是威望与身份的象征。最后一个展柜中展示了几枚碧玉坠子,这是2004和2008年奥运会,参赛的新西兰运动员统一佩饰。几块沉重的碧玉原石被称为“触摸石”,供人们触摸带来好运。


  如今不仅毛利人钟爱,碧玉已经成为新西兰精神的象征。专家告诉记者,毛利碧玉和我国的和田碧玉是同样种类。记者获悉,本次展览为期三个月,到7月5日结束,展出位置在陕历博西展厅南展。

责任编辑:木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