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的精髓:和田玉



很少能有一种物质像和田玉那样,与生俱来就拥有深厚的内涵和文化魅力。他肌理温润细腻若凝脂,色泽内敛柔和而凝重。精工雕琢后灵巧不失大气,即便原石丝毫不修饰依然能散发迷人的贵气,仍可让收藏家们爱不释手的摩挲。中华民族比较崇尚含蓄,内在美,而正是这种带有禅味的灵石最能符合国人的审美观,所以贯穿中国历史数千年,和田玉始终是中华传统玉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华数千载,多少风流人物亦为之痴狂。有诗为证:“冰雪为躯,地火为魂,乍出昆冈。忆三皇禅位,受之玄璧;百朝立国,更以青黄。将相王侯,渔樵耕读,死去生来俱佩裳。沙吹去,把今珰古玺,反复端详。幽幽我也心尝,定德具才高方不遑。盖千磨百琢始成大器;精雕细刻,才避瑕伤。瓦釜雷鸣,黄钟毁弃,便有高贤只国殇。凭谁问,这玦中珮里,多少苍茫?”

时至今日,文化人和收藏爱好者们对和田玉的热爱始终不减,皆因和田玉拥有其他宝玉石所没有的那份淳朴、凝重、温润、含蓄的内敛之美,恰如谦谦君子。和田玉独特魅力细言之在于它的质“缜密而栗”,即非常细腻温润,韧性极佳,易于雕塑且不易破碎。它的光“温润而泽”,即光泽滋润柔和,比较内敛且韵味悠长。和田玉的色没有翡翠的艳丽,没有宝石璀璨,但白、红、黄、碧、糖、青、墨却各有特色。白者如凝脂,坚洁细腻的羊脂白为极品,上佳的红色应赤如鸡冠,黄色者黄如蒸栗为优,另碧似翠羽者为上。以上几个品种尤为珍贵。另有色如焦糖的糖玉,黑如纯漆的墨玉,若青若白的青白玉等等,这些颜色如果雕刻时利用的好了也会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和田玉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具有次生矿,俗称璞玉、籽玉。除了质和色,籽玉的皮通常也是决定它价值的重要因素。皮有色皮与石皮之分,石皮是带有毛孔无色的原皮。色皮有枣红皮、黑皮、洒金皮等等。一块色正质优的玉若有一张干净艳丽的皮色自然身价倍增。若有几种颜色的皮在一块玉上,或雕琢过程中皮色利用的恰到好处也会给一件玉器增色不少。
再者,和田玉历来在制作工艺和造型款式的繁复程度上也是其他玉制品难以相比的。由此在和田玉兴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工艺美术大师。好的设计,好的雕工能给一件好玉器赋予感人的艺术生命,好的工艺能让微有缺陷的玉石富有内涵。因此收藏一件好玉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他的工艺,如果工艺不够好宁可收藏一块原石,原汁原味的籽料原石把玩起来同样很有韵味。
近十余年来,由于和田玉资源的日益枯竭,加之人们对和田玉认识的增加,和田玉的价值迅速攀升,品质上佳的和田玉更是重金难求。由于和田玉制品的稀缺性和不可重复性,优质漂亮有特色的和田玉艺术品依然不可错过。 如今,收藏和田玉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现象。稍有文化、有身份的人们聚在一起已不再攀比名车、名表,而是相互品评各自所佩戴的和田玉制品,它体现了人们不仅满足对于财富的追求,而是渴望在更高层次上对文化、涵养和品位的升华。亲朋茶酣酒浓之时,好友休闲谈侃之间,爱玉之乐,其乐何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