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老玉市场淡季反旺北京藏友打飞的来淘老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代玉带扣
 

“按往年惯例,现在是老玉器的销售淡季,但今年的情况恰恰相反,来选购老玉器的消费者并不比旺季少。”昨天,义乌部分老玉经销商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不但本地买老玉的藏友没减少,甚至北京、广西等地的藏友也专门来义乌淘老玉。

北京客坐飞机来淘老玉

每次出手都在万元以上

邵光如是北京的一名资深玉石藏友,从去年开始,他几乎每隔两个月就会坐飞机来义乌一趟,看看义乌市场上有没有什么好东西。一来二去,他和义乌多名经销商都成了朋友。

“他前几天来义乌,在我这看中了10多件老玉小挂件和佩件,全都买走了。”义乌钱协集藏部经理童晓介绍,按邵光如自己的说法,这些老玉器除了自己留下几件,其余的每次都会让北京的圈内好友挑上几件,被玉友戏称为“北京玉友驻义乌淘玉处代表”。

除了像邵光如这样来淘玉的藏友,还有部分远道而来的老玉销售商。“他们的购买量比较大,每次都在数万元以上。”义乌玉商王女士介绍,北京等地的玉商来义乌买老玉器带回去转手,还能保证一定的利润,因为大城市玩老玉器的藏友较多,购买力也比较强,只要是喜欢的东西,一般不会太在意价格。

“在大城市,各种老玉器都有藏友在玩,市场消化能力要比义乌强很多。”北京玉商刘益鹏坦言,尤其是一些义乌藏友较少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老玉龙钩、玉瓦、小摆件等,在北京及周边区域都有一定的市场。

在义乌的三天时间里,刘益鹏几乎逛遍了所有玉行和古玩店,还专门去了古玩市场淘宝,前后买下20多件老玉器,包括元代玉带扣、明代玉狮子和清代小玉璧等,花了20多万元。如果顺利出手,他能有数万元利润。

藏友淡季补充藏品

带实用功能的俏销

除了外地藏友和玉商,真正拉动义乌老玉器行情的还是本地消费者。

按经营计划,义乌大宝礼品公司本来上个月就要把所有老玉器撤柜,换上新一年度的邮币卡等藏品,但陆续而来的购玉者让业主黄大宝打消了这个想法。100多件尚未卖完的老玉器,仍摆放在两个柜台内供消费者挑选。

“玩老玉的资深藏友都知道,每年年底前后是老玉器的淡季。”在该公司选购老玉器的藏友龚先生介绍,这和义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有很大关系。

黄大宝分析,玉器市场的旺季集中在春末到夏季,因为消费者买了老玉器就能佩戴,再加上老玉器有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几年的成交量一直不错;反观冬季和春初,天气尚未回暖,穿的衣服多不便于佩戴玉器,购买量自然下降。

对于近期出现的淡季反旺现象,黄大宝表示,多年来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这说明越来越多的藏友开始懂得理性收藏,不再盲目追高。“老玉器的淡季价格更低,藏友这时候介入能买到性价比更高的藏品。”

对此,童晓也持相同的观点。他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来店里看玉、买玉的人没有因为季节变换明显减少,成交率反而有所上升。“大多数藏友只要看中某件老玉器,会很快买走,‘问而不买’的现象比旺季还少。”

综合来看,义乌的女性消费者偏爱蝴蝶形、圆形等镂空制作的老玉器;男性消费者比较喜欢造型大气的佩件、把件。其中,单价万元左右、具备实用功能的老玉器最受欢迎。

责任编辑:xw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