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藏品集结京城 4000年前玉器成“活”历史

又一批国宝级民间藏品集结京城。藏品中,年龄最长的是距今4000年前的玉器“母亲龙”。此外,包括战国初期的3件物件、唐三彩蓝釉瑞首大罐、北宋缠枝花卉婴戏纹五彩盘以及十多道明清圣旨和一纸钤有日本天皇玉玺的文书在内的一系列藏品,都是首次亮相。

昨天,第十五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在农业展览馆新馆开幕。一万平方米展厅里,400多位参展商带来的万余件(套)古玩艺术品,涵盖了珠宝翠玉、陶瓷、紫砂壶和黄花梨家具等几乎所有门类的古玩艺术品。市民除了欣赏到众多名家真迹外,还可以在现场寻找喜欢的古玩,且有专家免费鉴宝。

4000年前玉器成“活”历史

一块长约35厘米、略微泛黑的玉器上,龙身与母亲的一头长发巧妙衔接,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紧紧环绕着母亲的双脚,整个物件古朴而不失庄重。“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母亲双脚缠绕婴孩象征龙的子孙生生不息。”兰州印象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冯德富连连感叹,这一天作之合的美好寓意将让它成为民族的文化性符号。他说,由兰州藏友拥有的这件物品,是在不久前举行的“2012华龙杯中国10大民间珍宝”评选活动中被发现的,当场就被众多专家评为“特别金奖”。

据悉,这件藏品已被鉴定为出自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不过它并不属于典型的齐家文化玉器。“具体出土地域尚待考证。不过从制作工艺上看,绝对是上品。”冯德富说,齐家古玉多数藏于民间,不过这件藏品与齐家古玉有诸多不符,既不是扁平的长方形,也没有做成带柄的形状。

几可乱真馆藏的“金怪兽”

撇开玉器“母亲龙”,展厅里资历最老的就属三件战国时期的物件了。它们分别是金器“金怪兽”、玉器“和田玉马驾车”和玉器“熊霸天下”,最为惹人关注的当属“金怪兽”。除了它是唯一金器,更主要的是,这件民间国宝竟然有个“孪生兄弟”藏在国家馆里。“你把它和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同名物件放到一起,很难辨认出谁是谁来。”藏品拥有者吕红勋透露,从外形上看,它们就像一对双胞胎,二者最大区别在于体形,他的这件比馆藏品“胖”约1厘米。

这是一件通体纯金的金器,重约163克。其造型也颇为奇特:鹰嘴兽身,大耳环眼,头生双角。怪兽弯颈低头呈抵角状,尾卷成环形,亦作怪兽头像。其身躯及四肢上部满饰凸云纹,颈及胸部以细线条刻划成鬃毛。更令人称奇的是,怪兽角端形同一件浮雕,浮雕内容为环环相扣的立耳环眼鹰嘴。怪兽的角、尾和托座等各衔接处毫无破绽,一气呵成。“感觉与如今的无缝焊接技术不相上下。”年逾6旬的退休教师韩广义说,“金怪兽”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它应该是匈奴族民间传说中救护了先祖的一只神兽。

责任编辑:xw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