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雕业亟待创新人才培养成关键

18日,众多国内珠宝专家、创意大师、玉雕大师齐聚昆明“玉雕文化论坛”,聚焦云南玉雕产业发展。他们认为,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云南玉雕业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

毗邻缅甸的边疆省份云南,近年来将珠宝玉石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使珠宝玉石产业迅速崛起。据统计,目前云南省珠宝企业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近100万人,2011年珠宝市场交易额突破300亿元,“玉出云南”的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升。然蓬勃发展的珠宝玉石产业也使落后的玉雕业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云南省文产办专职副主任田大余说,玉雕文化历史悠久,为云南玉雕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创作者的思想,长期以来的师带徒模式只是传承了技艺,而缺少创意,导致云南玉雕作品重材质、重技术不重创意,作品命名牵强附会,亟需解决。

对此,云南省宝玉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内知名珠宝鉴定评估专家摩太认为,这主要是玉雕从业者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作品互相抄袭模仿之风严重,抹杀了作者创意,玉雕从业者必须转变观念,提升创意水平。

“一定要加强文化学习,与国际接轨。”摩太说,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创新成了云南玉雕业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云南玉雕师要学习借鉴美术知识,吸收中西方文化精髓,转化成创意能力,雕刻出具有国际水准的作品,占据国际市场。

瑞丽A玉雕刻厂的项京表示,“玉雕从业人员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增加文化积淀,与国内、国外大师进行广泛的交流,引导一些既懂玉雕工艺又懂美术的高级人才参与进来,带动行业创新发展。”

“对玉雕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支持他们发展壮大。”田大余说,云南将继续举办玉雕大师作品展、大赛,协助高校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帮助解决玉雕师面临的材料昂贵等困难,推动云南玉雕产业百花齐放式的发展。(完)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