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黄龙玉要有玉文化储备

黄龙玉
罗林波说:“以前还有人说黄龙玉不是玉,从黄龙玉的发现到如今的"风光",可谓是玉石收藏界的"传奇"了,如果现在还有谁这么说,就显得有些幼稚了。”“要说玉出云南,黄龙玉当之无愧。”罗林波介绍,2004年,黄龙玉作为美玉逐渐进入藏家的视野。其颜色“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其硬度堪比翡翠,其质地细腻且晶莹剔透。这种以黄、红两色为主色调的玉石的出现,弥补了暖色调玉石缺席的遗憾。但是,由于其出现历史较短,黄龙玉究竟是新的玉种还是观赏石的争论一直沸沸扬扬。
据悉,在国家颁布的标准(GB/T 16552-2010)最新一版的《珠宝玉石名称》中,黄龙玉赫然被收入天然玉石名称中。黄龙玉获得了国家标准的“身份证”,进入与翡翠、和田玉等玉石同等的行列,这个华丽的转身,让玉、石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业内人士认为,黄龙玉身份认证的确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黄龙玉收藏市场,让收藏者在今后收藏黄龙玉时有“法”可依。
记者得知,虽然玉石之争一直没有断过,但这并不影响黄龙玉的升值,这位玉界的“王子”自横空出世以来就备受追捧,极品黄龙玉的价格也在短短数年内,暴涨了数百乃至上万倍。去年,黄龙玉作为玉石的价值开始被重视,品牌影响力增加,加工技术也精益求精,加之政府的重视,价格上涨进入快车道。罗林波表示:黄龙玉的升值规律大概为顶级藏品每年约涨50%,普通藏品年涨幅10%~20%,“黄龙玉能走出这样的行情主要有3个原因:1、其材质出众、知名度越来越高、中国人一直有玩玉传统;2、翡翠的资源日渐减少,优质的和田玉价格已经到了常人难以接受的价位;3、黄龙玉价位适中,非常有吸引力。”
最后,罗林波通过记者对收藏和投资黄龙玉爱好者放话,建议掌握“三原则”,认为这样可规避投资风险:一是“慎重投资”。俗话说:“神仙难断寸玉”,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玩的名堂太多,贸然出手容易出错,尤其是黄龙玉作为一种新玉种,更需仔细辨认,最好先多看,慎重投资;二是“不怕买贵,就怕买得不对”。这是云南省观赏石协会会长葛宝荣关于黄龙玉收藏的一句名言,也被奉为行业的金科玉律;三是要有玉文化储备。中国人玩玉历史悠久,前人早就总结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对玩黄龙玉也是适用的。中国玉文化首先要继承,然后是发展,发展是以继承优秀文化为基础的,因此掌握一定的玉石文化知识,对于识别、收藏和投资黄龙玉十分重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