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文物成海外珍品 女史箴图秘藏不示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圆明园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物到底有多少,至今无人能说清。

150年前浩劫之后,无数奇珍异宝就此流落他乡,历经辗转,甚至干脆被深锁于库房中不见天日。倒不是因为不识货,恰恰是因为太过珍贵,今天的收藏者反而秘不示人,比如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

更多的圆明园珍品被堂而皇之地作为“全世界共享”的杰作进行展示,在大英博物馆,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也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还有收藏于私人博物馆不为外人知道的宝贝,只有默默追忆当年的皇家风范;或许还有阴错阳差被弄丢了身份的文物,正在古旧库房中被烟尘掩埋。

出身于圆明园而今成为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传世珍品,不知道它们还有没有机会,再次回到故乡聚首。

大英博物馆·《女史箴图》 东方文物 第一收藏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右上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目前传世的有唐宋两个摹本,其中前者被视为最得原作神韵的珍品,画本身及装裱部分压有宋、金、明、清内府藏印,及明清历代收藏者的私人鉴藏印。

这件乾隆帝的案头爱物在1860年被英军大尉基勇盗抢,从此流落他乡,历经辗转,于20世纪初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购,成为其收藏的东方文物中最为珍贵的一件。

珍贵到什么地步?2001年,大英博物馆为纪念《女史箴图》进馆一百周年专门举行学术研讨会,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在研讨会上言辞肯定地表示,“这幅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极重要地位。”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介绍大英博物馆时,具体作品只提到罗塞达石碑和《女史箴图》。

收藏现状 《女史箴图》曾经掉渣

虽然大英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但《女史箴图》不在公开展示之列,只有极少数专家有幸亲见。在大英博物馆官方网站上,尽管设置了馆藏文物的搜索引擎,但根本搜索不到这件千古名作。

前几年故宫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馆有过合作,英方为故宫修理钟表,故宫帮他们整理中国书画。

故宫书画专家余辉在该馆整理了20个工作日。亲见藏于斯坦因密室的《女史箴图》的余辉表示,“遗憾的是,为减少开卷,大英博物馆将《女史箴图》卷拦腰裁为两截,裱在板上悬挂。由于长期地球引力影响,我看到的《女史箴图》卷已出现掉渣现象。

大英博物馆内的保管人员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还专门咨询过我这个问题。我提到了中国书画适合平放的问题,也给他们提出了文物保管的意见,即改悬挂为平放,这一建议得到了对方重视。

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2002年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当时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