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平《红梅图》
董寿平 红梅图 纸本设色 镜心 尺寸:68.5×113.5cm
约7.0平尺
启功评董寿平——有目共知标格好
董寿平先生是当代画坛的耆宿之一,他比我长八岁,忘年下交,对我的艺业促进很多。董先生艺术天才极高,他的画,下笔便那么姿态灵俏。没见他长卷巨轴去硬摹古人成品,也看不出他有意追求某家某派的风格。但在他的画上,处处都不乖于古法,又不拘于古法。他不哗众取宠地标榜“与众不同”,而在当今同时代的画家作品中,却又找不出雷同的痕迹。
董先生多年来最喜作苍松和梅竹,梅花也有老干新枝、繁花疏影的各种规格,我既喜欢他的密点红花,也喜爱他的横枝淡蕊。因为它的繁密红瓣,一望而知不是疏影墨梅尤其是我所欣赏的。我曾题过一首诗说:“墨痕浓淡影横斜,绰约仙人在水涯。有目共知标格好,这般才是画梅花。”尊敬的观者,如果对比来看,定知我的拙句不是“欺人之谈”。
董先生画墨竹,风枝雨叶,潇洒自然,在画竹的历史中,一时找不出他是学哪家哪派,从文与可、赵子昂往下数,到夏仲昭、郑板桥,都对不上口径。但他绝不是凭空臆造。我常在他的墨竹作品前,远看。近看,总觉得枝枝叶叶是书法的点画,而整体又是一片活生生的竹林,再看他提笔画竹时,从粗干大叶到细小的疏枝,总是那一管秃笔,这使我更比只看画面效果时倍加佩服。
他也常画云山,是黄山的景物,也和他的梅竹一样,是黄山、是董老,而不是梅清、石涛或什么别人。他的书法,也正和他的画风相似,这大概是由于固有的天赋。他写字时,总是提笔悬肘,看去像漫不经心地轻松挥写,写成了看,又处处都合乎草法。点画是那么沉着,行气和章法又是那么匀称自然。不常见他临写贴文,但字字又都不是杜撰出来的。
他喜爱有两人在对面悬空拉着一张大纸,他站在纸的左边,悬着笔在纸面写字。我们知道,这样写字不但手不易稳,而且稍一不慎,用力略重,就把纸刺破。他却能一气呵成,和在案上平写一般。据传授这是清初王铎常用的写法。王铎是洪洞县人,董先生大概在家乡曾得过这种秘诀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