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与堂刊本水浒版画
刊行于明万历年间的虎林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计一百回,系百回本“ 水浒”的重要刊本。“虎林”乃是杭州的别称。此刊本卷首共有绣像一百叶两百幅,系武林版画的代表之作。
刊行于明万历年间的虎林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计一百回,系百回本“ 水浒”的重要刊本。“虎林”乃是杭州的别称。此刊本卷首共有绣像一百叶两百幅,系武林版画的代表之作。
与明天启、崇祯年间的武林版画相比,容与堂刊本“水浒”绣像未见那般柔靡、细致,多少依稀保留着传统金陵版画的特点,线条朗阔,浓眉大眼。画面极注重背景的绘制,以及人物的神形,一众梁山好汉,在咫尺方寸之地,无不神形毕肖,栩栩如生。是“水浒”木刻版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就版画风格来说,此刊本绣像和明末钱塘王慎修据金陵世德堂刻本重刊本《三遂平妖传》颇是相像。
这套绣像由吴凤台、黄应光合刻。其中黄应光乃安徽虬村黄氏名工,系版画大家,除此刻本外,尚为《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徐文长改本昆仑奴杂剧》等书刻过绣像。对于黄应光所刻绣像,周心慧先生如此评价:“其线刻运用之变幻无方,绝非人们提到徽派版画常用的纤丽秀劲四个字所能概括,而是根据画家的布稿,以自己的灵感随类而赋形,从而把线刻技艺发挥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
容与堂刊本绣像对后来的“水浒”刊本颇有影响。清刊石渠阁刊本《忠义水浒全传》,卷首绣像即据容与堂刊本摹刻。有关石渠阁补刊本,这里有必要多说几句。此本署“元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一百回,卷首有天都外臣序,署万历十七年(1589)。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一书中记道:“武定侯郭勋在世宗朝号好文多艺,能计数。今新安所刻《水浒传》善本,即其家所传,前有汪太函序,托名天都外臣者”。沈德符所指的这个本子,和石渠阁刊本一样,卷首都有天都外臣之序,这两个刻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石渠阁刊本书口底间刻有“康熙五年石渠阁补”,或是“石渠阁补”,可见此本乃是补刻本。以此推之,此书应该是根据沈德符所记的万历年间新安刻本补刻的。此本卷首原本应有绣像一百叶两百幅,今仅存四十八叶九十六幅。郑振铎先生在《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一书中将此本直接定为万历十七年刻本,也就意味着,郑振铎先生认为石渠阁补刊本所附绣像,乃是万历年间新安刻本原有的。周心慧先生《中国版画史丛稿》沿袭了郑振铎先生的说法。
对于这一说法,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如马蹄疾先生在《水浒书录》中认为,“此像万历原刻本当没有,为清康熙石渠阁补修时取明容与堂刻本插图复制的”。窃以为,马蹄疾先生的说法是正确的。拿石渠阁补刊本绣像与容与堂刊本绣像比较,两者几乎一样。不过,石渠阁补刊本多幅绣像,较之容与堂刊本,均有一定程度的减省,显然系根据容与堂刊本翻刻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