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书画家在字画上的题字
2015-12-17 14:02:15 作者:舒乙 来源:人民日报 已浏览次
中国古人有在收藏的字画上题诗写字的习惯。一张古画,特别是一张名画,上面往往有一系列题言,甚至写得满满当当、比比皆是,同时又附有印章。故宫博物院里就收藏了大量清朝皇帝鉴赏过的名画,上面盖满了鉴赏的御印。但是,这个习惯在近代已不多见,当代就更为少见。老舍先生是个例外,他还保留了这个习惯。
有一次,他收藏了一幅清末画家黄慎的小幅山水《孤崖清话图》——两个古人站在一座孤崖上,正在对话。黄慎自己题诗曰:“十年牛马各奔驰,笑杀钱刀市上儿。今日相逢广陵道,梅花塚畔索题诗。”黄慎的两位朋友,当时步他的韵也各自在画上题诗一首。多年后,这件作品到了老舍手里,他一时性起,也提笔和诗一首,按黄慎的原韵题写:“跃进真如天马驰,乘风好女好男儿。狂吟何必夸高士,举国工装会写诗。”
这首诗写于20世纪50年代那个“全民写诗”的特殊年代。内容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种形式的传承,诗本身又是那么有时代特色。大约也是在那个时期,老舍收得清末画家姜筠一幅圆形小幅山水画,以及清末书法家吴春鸿写给颂庭的一幅小字。两幅作品都装裱成册页式的画片,留有很大的裱边。老舍“故伎重演”,分别用毛笔在裱边上题词,评说这两幅作品,极俏皮,显示了典型的老舍式幽默。
对姜筠小画,他在画的右侧写道:“树围茅屋外,花落雨声中。姜氏习用此等俗句题画,不若无题。老舍于北京。”左侧是:“姜筠作画未脱俗,冗然自热闹,一九五八年樱桃红时,舍。”两侧字下均有他的名章,一阴一阳,署“老舍”。对吴春鸿写给颂庭的书法,老舍在裱边右侧写:“小字工力甚深,惜未脱俗。舍阅。”钤印“舒”。在左侧写道:“颂庭不知为谁,盖清末人,有林纾所画扇面证之,舍。”钤印“老舍”。
老舍这几行毛笔小字写得工整浑厚,有魏碑的味道,再配上不同的图章,有十足的形式美,表现了文人的雅兴,看上去、读起来,都很有趣,能不知不觉将人带入一种中国文化特有的意境中。
无独有偶,一次傅抱石由南京给老舍寄来一张刚画好的《湘君图》。老舍很高兴,立刻找来一小张“库纸”,即明清宫中存留下来的皇帝的御用书画纸,在上面写下一段获得傅氏美人图的观感:“抱石写山川之美最善用水,笔下云烟万态,飞泉林雨,隐隐有声。其作人物则复简劲,务去冗巧。苦竹寒梅,差拟凝炼。庚子初秋抱石寄赠湘君图,于朴拙中寓挺秀,如获奇珍,敬题数语付装,期日夕相对,莫相忘也。老舍于首都。”钤“老舍之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