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大传世名帖

中国传世法书名帖,千百年来几经沧桑流转有序。通过那些各具特色的名字题跋和历代印记,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它们极富传奇的身世与经历。这些历史的收藏家、鉴赏家留下的迹痕,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和作品本身融为一体。

  书法,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字艺术,古老悠久而生机勃勃。只有含蓄隽永、机敏睿智的炎黄子孙,才能将这独具特色的方块字演绎的如此风姿俊秀。

 

  中国传世法书名帖,千百年来几经沧桑流转有序。通过那些各具特色的名字题跋和历代印记,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它们极富传奇的身世与经历。这些历史的收藏家、鉴赏家留下的迹痕,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和作品本身融为一体。

 

  1.《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被历代学书之人奉为圭臬。《三希宝帖》现分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