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书画家在市场上的兴衰与沉浮

提起民国时期海上画坛的吴湖帆、吴华源、吴待秋、冯超然、周愚山等书画家,恐怕如雷贯耳,无人不知,可以说,他们的艺术成为那时的一种时尚。然而,时至今日,由于非艺术原因使得当时不少赫赫有名的艺术家被遗忘,或被扭曲、被低估。为此,作为有着20多年研究艺术市场的我,也常常扪心自问?究竟民国书画家的艺术有问题还是藏家眼光有问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冯超然 仿范宽溪山行旅图 1927年

 

  上世纪40年代,他们的画价不仅高,而且销路好,可谓出尽风头、占尽风光。以吴湖帆为例,他是一位集诗、书、画、鉴、藏于一身的大艺术家。1925年,吴湖帆迁居上海以卖画为生。1935年后他任国民政府内政部古物保管委员会顾问及上海博物馆董事,此二职使吴湖帆有机会饱览公家收藏之文物精品,眼界大开,艺事得以大进。由于吴湖帆在民国时期画坛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跟其学画的人众多,桃李满天下,当代著名书画家王季迁、徐邦达、陆抑非、张守成、杨石朗、朱梅村、俞子才等皆为其弟子,其中王季迁、徐邦达还成为海内外书画鉴定的泰斗人物。解放后,吴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第一批画师。然而,当吴湖帆准备在艺术上同海外的张大千一比高低时,却受到了国内政治运动的冲击,“文革”时期吴含冤自杀,使中国画坛失去了一位极具潜力的优秀画家。

 

  对吴湖帆的绘画艺术,谢稚柳先生曾评价:“不被‘四王’风貌所囿……上朔明唐(寅)、沈(周)等,涉猎宋元诸家;他居然还能把人为设置的南北二宗的壁障冲破,不带偏见,多方汲取养料,对中国上下千年的灿烂传统广采博取,积蓄生发,使他突破当时笼罩画坛的浓重阴霾,以清逸明丽,雅腴灵秀,似古实新的面貌独树一帜,成为那个时代最发光华的画家。”绘画巨匠张大千也向来十分欣赏他,在大千看来,若论才学、地位、修养、画艺,真正称得上传统文人画家的只有两位,一是溥儒,另一位是吴湖帆,大千在北平走红时,友人周殿侯提出“南张北溥”口号时,张大千认为不妥,应改为“南吴北溥”。在市场上,吴湖帆的作品历来是海内外典藏家收藏的热门的品种。由于吴湖帆作品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治运动,存世作品已很少,这更显得吴湖帆的作品弥足珍贵。从市场行情看,民国时期,他的作品在市场上十分昂贵,动辄以金条来计。当时他与张大千、吴昌硕、溥儒、冯超然的作品价位是市场上最高的,买吴湖帆一张画可以买齐白石、黄宾虹几十张乃至上百张画。可是如今,吴湖帆价位却是齐白石的一个零头。近几年,随着中国书画作品屡创佳绩,吴湖帆作品的势头相当不错,但相比现在走红的齐白石、黄宾虹却不是一个档次。现在吴似乎已沦落到二三流地位。至于“三吴一冯”中吴华源、吴待秋、冯超然几位,市场命运则更凄凉,不要说同齐白石和黄宾虹比,即使同吴湖帆也相差甚远。像吴华源、吴待秋已经沦为市场上的冷门人物。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