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的书画鉴定往事
2015-06-25 17:19:26 作者:林如 来源:杭州日报 已浏览次
从古代一直到民国时期,书画鉴定都还称不上一门系统的专门之学,更没有专职的书画鉴定家。民国时期的书画鉴定家一般都兼带其他身份,吴湖帆便是一个典型,既是书画家,又是收藏家兼鉴定家。
从古代一直到民国时期,书画鉴定都还称不上一门系统的专门之学,更没有专职的书画鉴定家。民国时期的书画鉴定家一般都兼带其他身份,吴湖帆便是一个典型,既是书画家,又是收藏家兼鉴定家。
吴湖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只眼”的美称,这足以证明他在当时鉴定界的威望。而吴湖帆专门的书画鉴定文字著述很少,他的书画鉴定观念往往体现在历代书画的裱边题跋、诗塘题记、日记、文稿中。除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应故宫博物院之邀,参加故宫书画审定所记录的手稿《目击编》和《烛奸录》以外,《丑簃日记》、《丑簃谈艺录》是比较完整、集中地展现吴湖帆在书画创作、书画鉴定、书画收藏等方面思想痕迹的著述。从论述的内容上看,它是吴湖帆在艺术实践、文物鉴赏、教育等方面心得的总结,是对书画作品的最为直观的认识与凭借感性的经验之谈。
关于书画鉴定方法,只是体现在吴湖帆的书画史研究或书画创作中,这在其书画题跋以及《丑簃谈艺录》中比比皆是。如题张中《芙蓉鸳鸯图》:“其所作山水真迹,余固未之见也。其写生花鸟惟清宫旧藏之《桃花春鸟》、《枯荷鶒鸂》二图及此真迹,只三品而已。余所觏者多不可信。此帧有‘御览之宝’,知亦《石渠宝笈》中物。兹就真迹三品以研索子政画法,则简古渊穆是其本色。至《桃花春鸟》因题者众多而名亦最重,然摹本亦甚夥。余所寓凡五本竟无一真迹。此帧笔法与《枯荷鶒鸂》绝相似,可定为一时之作。”这则题跋中,吴氏虽然有涉及作品真与伪的评论语句,然有关鉴定的语句寥寥,更多的是围绕着绘画史的内容而展开,通过辨真伪而达到研究绘画史的目的。可见,在吴湖帆的书画研究中,书画鉴定与绘画史研究两者虽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循环关系,但书画鉴定为绘画史的研究保驾护航,其侧重点还是比较明显的。
书画鉴定与书画创作体会相融合的例子在《丑簃谈艺录》中也有许多。比如在《丑簃谈艺录》中举实例谈及绘画作伪代笔与绘画创作笔法:“烟客七十九岁冬后,因患风疾,其画往往由麓台、石谷等代作。仅吴兴庞氏藏册页二开,一仿倪云林,一仿米家山,装成小卷,后有南田题字者,为烟翁八十四岁真迹。用笔较未病前尤苍古可味,手略震颤,‘神韵’两字,真达最高峰,无人可拟及也。其他仿大痴浅绛略施淡青绿者,多麓台作(麓台时在三十岁左右),偶尔自为润饰而已;其另一种笔法流动而极精能者,是石谷代作也(石谷时在四十左右)。此两种画流传甚多,不能以伪本论,盖款印俱真耳。就余所见石谷代者四五本,麓台代者有十六七本之多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