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王翚《杏花春雨江南》赏析
杏花与春雨,是自然界的一对佳偶。古典诗词中的杏花,多以春雨为衬,如唐王涯《南浦杏花》曰:“胭脂万点怯春寒,蓓蕾枝头绛雪干。昨夜南风春雨过,玉人晓起揭帘看。”北宋欧阳修《田家》曰:“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元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曰:“隔帘听,几悉风送卖花声。
杏花与春雨,是自然界的一对佳偶。古典诗词中的杏花,多以春雨为衬,如唐王涯《南浦杏花》曰:“胭脂万点怯春寒,蓓蕾枝头绛雪干。昨夜南风春雨过,玉人晓起揭帘看。”北宋欧阳修《田家》曰:“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元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曰:“隔帘听,几悉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杏花疏影,杨柳新晴。”明末陈子龙有《画堂春·雨中杏花》一词。清孔尚任《题扇头墨画杏花》中曰:“杏花时节多风雨,那得春光与扇同。”
杏花,春雨,最好是在江南。元人虞集的《风入松》一词,结句就是千古传诵的“杏花春雨江南”。虞集对这一神来之句颇为得意,在《腊月偶题》诗中又写道:“杏花春雨在江南。”确实,江南的婉约细腻,与杏花的清丽疏朗、春雨的宁静软绵极其相宜。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幅清代画家王翚所绘的《杏花春雨江南》。绢本,设色,纵81厘米,横51厘米,钤有“石谷”、“王翚之印”。王翚(1632年至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王翚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绘画,有很深厚的传统功底,为摹古高手,但又能在古人的基础上自出新意,形成自家风范。其画在清代极富盛名,追随者甚众。因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之领袖人物。
此图是王翚《仿古四季山水图》屏风组画中的一幅,描绘的是江南春景。图中山峦层叠,树青草绿,村舍屋宇错落,小桥流水人家,渔船泛波湖上,一派雨后春光明媚的江南山村景致。在构图布局上,小径、树木、庭院,皆随河流之势分布,疏密得当,既不拥挤,也不显孤单零落。近处、远处的小桥流水,将整幅画面巧妙地连结在一起;远处山峦环绕于雾霭之中,若隐若现,山峦以墨点点染,借以烘托初春万物复苏之景。临湖的道路两旁,树木繁茂,枝叶稀疏清朗,同树干的高大粗壮之势相呼应。全图中树干的画法不尽相同,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近处多为粗壮老干,先勾勒其轮廓,再以墨色和赭石加以晕染,刻画详细;远处则多以浓墨一气呵成,枝叶多以湿墨排点式描绘,各种技法交相呼应,使得整幅画面变化多端。此图的亮点还在于色彩的匠心运用:画中设色以青绿、赭石为主,只在树干和房屋勾勒上略施墨笔,而杏花则以淡紫色点缀,使得整幅画淡雅清新却不失苍茫浑厚。此画的另一突出之处是对“有人之境”的营造。从近景之中的小桥流水、竹篱茅舍,到中景一组遥相对应的长列屋舍,再到远景隐于群山树林中的错落有致的庭院,连同画中泛舟江上的渔船、悠然自得的渔夫,无不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观之令人顿生神清气爽之感。
杏花、春雨、江南的意象组合,应该是王翚心中最美的意境。他曾另有一幅《杏花春雨图》传世,立轴,绢本,淡设色。此图作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二月,作者时年59岁,正是其创作最佳时期。这个时期,他广为吸取前人技法,融会南北诸家之长,形成面目众多、技法精湛、作品明快生动的风格。此图上有作者题诗“一夜池塘春草绿,孤村风雨杏花深”,系承袭元代诗人、画家倪瓒的诗句“一夜池塘春草绿,孤村风雨落花深”而来。落款为“乌目山中人王翚画”。右侧有近代山水画家、文物鉴定家吴湖帆先生的题跋。书画俱佳,相得益彰。画面上双峰对峙,一脉泉水,蜿蜒曲折。远处山间云雾缭绕,竹林隐现。近景水面开阔,四周杏树围绕,杏花艳艳。图中人物若干,有在临水的亭阁内观赏杏花的文人雅士、有荷薪归来的农夫、上山砍柴的樵夫、有骑驴过桥的旅人。整幅画设色淡雅,用笔秀逸脱俗,极具生活气息,颇有世外桃源之逸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