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乾隆年间少数民族形象的《皇清职贡图卷》

  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命边疆各督抚绘制当地少数民族形象,统一送到军机处,汇齐呈览。不久,乾隆皇帝又命宫廷画家丁观鹏、金廷标、姚文瀚、程梁四人分别对各地呈送的画稿进行整理、重绘,四位画家每人绘制一卷,经过十年终于绘制完成,这就是著名的《皇清职贡图卷》。第一卷绘西藏等地的32个部族以及27个外国官民,第二卷绘福建、台湾等地61个部族,第三卷绘甘肃、四川等地92个部族,第四卷绘云南、贵州等地78个部族,全四卷共绘中国少数民族部族以及外国官民近300个,600多人物形象,总长度达60多米,是一部集历史文献与绘画艺术为一体的旷世巨作。

  这四卷图中,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绘一段画面,每段画面上都是身穿当地服饰的一男一女,画面上还以满汉两种文字注明所画民族、国家的历史沿革、饮食服饰、风俗习惯、地理位置、土特物产以及与清廷交往、贡赋等情况,画卷中,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充满了鲜明的特点,渔樵耕猎、行走骑坐、刺绣纺织等形态不一,体现了地域民族特色。

  乾隆皇帝在位时,国家的版图不断扩大调整,边疆的少数民族也不断归附,因此《职贡图》进行了四次修改。第一次修改是因为西北地区的爱乌罕、哈萨克诸部前来朝贡,表示愿意归附清朝中央政府,乾隆皇帝非常高兴,特地命画师将这几个部族加进《职贡图》中,此后又增加了云南整欠头目先迈岩第、巴勒布头人像以及土尔扈特人。土尔扈特是中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他们于明末来到伏尔加河下游建立起土尔扈特汗国,到了十八世纪60年代,沙皇俄国加重了对土尔扈特部的打压和掠夺,1767年,土尔扈特人决定要东归故土,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被沙皇俄国女皇得知后,她立即派出哥萨克骑兵追赶,土尔扈特人经过浴血奋战,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终于实现了东归壮举。返回祖国的土尔扈特部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1775年,乾隆皇帝下令,将东归的土尔扈特部增加到《职贡图》第一卷。《职贡图》经四次修改后共有外国和少数民族人物600多人。

  然而此版《皇清职贡图卷》已经失传,目前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四卷《职贡图》是乾隆四十年命宫廷画家仿照第一部画的摹本,虽是摹本,但它忠实地保留了原图的全部图像和文字。如今,这四卷《职贡图》都被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研究清朝历史风俗与民族政策的重要史料。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