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的人生 八大山人
2015-03-02 13:25:48 作者:夏丹 来源:投资与理财 已浏览次
清代画坛名家辈出,八大山人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位。他是一位和尚画家,其诗、书、画都达到禅意深幽的境地。他行为诡异,才华卓绝,身世也离奇。他是明朝皇室后裔,一出生就背负了国破家亡的命运。
清代画坛名家辈出,八大山人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位。他是一位和尚画家,其诗、书、画都达到禅意深幽的境地。他行为诡异,才华卓绝,身世也离奇。他是明朝皇室后裔,一出生就背负了国破家亡的命运。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第九世孙。朱耷少时聪慧过人,8岁能作诗,11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的朱耷满腔热血,一心想通过科举,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明朝。然而,就在他人生盛年,他一心要为之效忠的明王朝灭亡了。那一年,父亲病逝,妻子和儿子也相继离世,这对朱耷是致命的打击。后来,为了躲避清朝的追杀,他隐姓埋名,当了一个修行的和尚。
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是他个人的心灵史,亦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史。
他笔下的花鸟都是扭曲的、畸形的,还都一个个翻着白眼,一只畸形的兔子,一只呈怪异集合形状的猫,一只怪里怪气的鸟。我们世俗里花鸟鱼虫,总是和谐的生存在大自然中,专注于自身的律动,但在八大山人的画中,每一个生灵都显得异常笨重,郁郁不乐的。
他有一首题画诗:“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叹出了他那隐晦的无解的人生。
他的画,扑面而来的都是愤世之慨,画的都是人生的大寂寞。他画山水,常常是残山剩水;他画树木,往往是枝枯干秃。他画鱼鸟,一副“白眼向天、冷眼观世”的神情,那些鸟呢,一种“受辱不屈、势不两立”的姿态。还有那些颓屋、危石,在他笔下完全跳出了美学范畴,也创造出了只有八大山人才有的艺术之美。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八大山人的《古梅图》,全图仅画一株虬根曝露、半身残损的古梅,一束新枝从老干旁横逸出来,与枯死的另一半形成强烈对比。这幅画更像自我的写照:虽然身心俱残,却改变不了他的故国之思,阻挡不了他的重生渴望,他还在顽强地等待春的消息。
真实的朱耷至死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
康熙十七年,八大山人朱耷53岁,临川县令胡亦堂闻朱耷大名,欲将其召入府中。朱耷依然不改对于明朝的效忠,他整日装疯,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大哭。一天傍晚,他突然撕裂自己的僧袍,投入火中烧毁,独自走回南昌。62岁那年,他独自居住在章江门外一座陋室里,靠卖画为生。公元1705年,这位艺术大师溘然长逝,享年80岁。
责任编辑:小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