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画里画外

作为中国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八大历来备受推崇。“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膺服他“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近世齐白石盛赞他“作画能令人心中痛快,百拜不起,惟八大山人一人独绝千古!”那么,八大山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画的又是什么样的画呢?

      作为中国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八大历来备受推崇。“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膺服他“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近世齐白石盛赞他“作画能令人心中痛快,百拜不起,惟八大山人一人独绝千古!”那么,八大山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画的又是什么样的画呢?

      八大山人原名朱统,乳名朱耷,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八大19岁那年,明朝覆灭了,清廷旋即对朱明宗室展开追捕和杀戮。锦衣玉食的皇孙,瞬间沦为亡命江湖的逃犯。

      当显赫的地位与优越的生活完全丧失,八大已经没有了选择,他只得遁入空门。但国破之痛,家亡之恨,自始至终贯穿着八大的一生。长期的痛苦压抑,使八大的身心饱受摧折,绘画成了他惟一的宣泄途径。

      对晤八大画作,扑面而来的是铜驼之悲、愤世之慨。他画山水,常常残山剩水、天寒地荒;他画树木,往往枝枯干秃,东歪西斜。他画鱼鸟,那些鱼长着人眼,眼珠上翻,一副“白眼向天、冷眼观世”的神情;那些鸟呢,耸肩缩颈,单足蜷曲,一种“受辱不屈、势不两立”的姿态。还有那些残花、败叶、颓屋、危石,在他笔下或变形,或夸张,完全跳出正常的美学范畴,袒露出无穷的冷酷、桀傲、惊警、丑陋……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八大山人《古梅图》,全图仅画一株虬根曝露、半身残损的古梅,尽管伤痕累累,依旧傲然兀立。一束新枝从老干旁横逸出来,绽放出几朵稀巯的梅花,显出凛然生机,与枯死的另一半形成强烈对比。梅花向来是中国画家的挚爱,八大的古梅,则更像自我写照:虽然身心俱残,却改变不了他的故国之思,阻挡不了他的重生渴望,他还在顽强地等待春消息。

      300多年后的今天,八大的画作已成为收藏市场炙手可热的藏品。2004年嘉德秋拍八大《鱼·镜心》,不足一平尺的画面上仅绘小鱼一条,拍价484万元,被喻为“世上最贵的一条鱼”。数年后,2010年瀚海秋拍八大《孤禽图》,成交价6272万元,那只单腿独立的无名怪鸟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一只鸟”。

      当然,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符号,八大存在的价值远非金钱所能衡量。人们喜爱八大,一方面固然是对其绘画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更是对其人格精神的感佩。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