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画里画外
2015-01-27 10:44:35 来源:新华日报 已浏览次
作为中国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八大历来备受推崇。“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膺服他“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近世齐白石盛赞他“作画能令人心中痛快,百拜不起,惟八大山人一人独绝千古!”那么,八大山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画的又是什么样的画呢?
作为中国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八大历来备受推崇。“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膺服他“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近世齐白石盛赞他“作画能令人心中痛快,百拜不起,惟八大山人一人独绝千古!”那么,八大山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画的又是什么样的画呢?
八大山人原名朱统,乳名朱耷,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八大19岁那年,明朝覆灭了,清廷旋即对朱明宗室展开追捕和杀戮。锦衣玉食的皇孙,瞬间沦为亡命江湖的逃犯。
当显赫的地位与优越的生活完全丧失,八大已经没有了选择,他只得遁入空门。但国破之痛,家亡之恨,自始至终贯穿着八大的一生。长期的痛苦压抑,使八大的身心饱受摧折,绘画成了他惟一的宣泄途径。
对晤八大画作,扑面而来的是铜驼之悲、愤世之慨。他画山水,常常残山剩水、天寒地荒;他画树木,往往枝枯干秃,东歪西斜。他画鱼鸟,那些鱼长着人眼,眼珠上翻,一副“白眼向天、冷眼观世”的神情;那些鸟呢,耸肩缩颈,单足蜷曲,一种“受辱不屈、势不两立”的姿态。还有那些残花、败叶、颓屋、危石,在他笔下或变形,或夸张,完全跳出正常的美学范畴,袒露出无穷的冷酷、桀傲、惊警、丑陋……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八大山人《古梅图》,全图仅画一株虬根曝露、半身残损的古梅,尽管伤痕累累,依旧傲然兀立。一束新枝从老干旁横逸出来,绽放出几朵稀巯的梅花,显出凛然生机,与枯死的另一半形成强烈对比。梅花向来是中国画家的挚爱,八大的古梅,则更像自我写照:虽然身心俱残,却改变不了他的故国之思,阻挡不了他的重生渴望,他还在顽强地等待春消息。
300多年后的今天,八大的画作已成为收藏市场炙手可热的藏品。2004年嘉德秋拍八大《鱼·镜心》,不足一平尺的画面上仅绘小鱼一条,拍价484万元,被喻为“世上最贵的一条鱼”。数年后,2010年瀚海秋拍八大《孤禽图》,成交价6272万元,那只单腿独立的无名怪鸟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一只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