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佩罢官后手指画下钟馗怒容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怒容钟馗图》轴,纸本,浅设色,纵148厘米,横67厘米,是清代“指头画派”的创始人高其佩的晚年精品。

      指头画最早出现在唐朝,据传唐代画家张璪作松石“惟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到了清代康熙年间,高其佩将指头画进一步总结完善起来。高其佩(1660年——1734年)是清代的一个官员,同时也是一名画家。20岁时,他舍笔求指,开始用指头作画。其指画作品题材广泛、技法全面,花草、飞禽、走兽在他指下妙趣生辉;其作画决不模仿古人,自得丘壑之趣。

      《怒容钟馗图》作于雍正六年(1728年)的端午节,当时高其佩刚刚被免去刑部侍郎官职不久。他借怒发冲冠的钟馗抒发胸中不平之气,将其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其佩以指甲作工细之画,以手指蘸墨画粗放之处;趁指甲将秃未秃之际,为所画人物点睛,以肉画目,以甲画睫,形象极为生动、简练、传神。高其佩的指头画在处理线条方面也很有特点。他笔下的钟馗,胡须的挺劲和骨力极为生动,刚劲之中透出柔韧之功,这恰好是指头画难以表达的地方。而他以指画出的细线,较之笔画有过之而无不及。整幅作品笔墨豪放、独出新意,有毛笔所达不到的古拙苍浑之趣,充分体现了指画的“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的魅力。

      高其佩在当时的画坛上影响很大,且对“扬州八怪”有很深的影响。高其佩的创作,多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冷嘲热讽,为民请命,反映民间疾苦,抒发内心悲愤。最重要的是,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不受物象束缚。高其佩崇尚简约,主张“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他的有些花鸟画仅画一叶一花,山水仅画一松一石,人物只一勾一勒一点,但无不极具情态、意味深长。郑燮也有此等手段,他的画虽与高其佩的画作面目略异,但意味如出一辙。高凤翰的指墨花鸟则多直接从高其佩取法,在传世的多幅画卷里都有高氏指画的影子。由以上几点不难看出,高其佩为“扬州画派”风格的多姿多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推动文人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