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之《唐风图》:为诗经唐风绘制的插图

      《唐风图》现存有三本,分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以辽宁少博物馆收藏的南宋马和之版最为出色。《唐风图》取材于《诗经》毛氏传本,12幅图画分别描绘了《诗经·唐风》中《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十二章。《唐风》中的“唐”是指周成王的弟弟叔虞的封国,统治区域在今太原南的汾水河流域一带,后来叔虞的儿子将国号更改为晋。

      《唐风图》的作者马和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南宋时期的画家。绍兴中(1131年——1162年)登进士第,官至工部侍郎,画院待诏(画家),为南宋宫廷画院中官品最高的画师,居御前画院十人之首。他擅画佛像、界画、山水,尤擅人物,师法吴道子、李公麟,有“小吴生”之称。线条运“兰叶描”,飞动飘逸,有清俊娴雅之韵。高宗、孝宗两朝深重其画,高宗曾书写《毛诗》三百篇命马和之每篇画一图,可惜他仅画成50余幅就去世了。

      《唐风图》为绢本淡设色,高28.7厘米,长827.1厘米,共12段。本来《唐风》中的诗歌是很难理解的,但马和之的《唐风图》却用生动的艺术形象给予了丰富的诠释。其构图洗练,没有复杂情节,没有繁多形象,取景只有近景或中景,远景代以空白,或只画人物,删去环境,尽可能通过环境描写形成情调。画面的构思、意境、造型尤为难得,从文学素养、历史知识、技法创新等方面,都能体现作者之新意。

      马和之的传世作品风格水平不一,其中真迹、摹本、伪作和误定本混杂。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唐风图卷》是其中比较可信的真迹:《唐风图》无款印,但卷中有南宋所钤“曾觌私印”,曾氏是绍兴年间人,与马和之同时,可证此图为真迹;同时该图画法也与马和之另外一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作品《后赤壁赋图》一致。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