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画派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2014-09-25 13:30:39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九峰三泖同样是元代赵孟頫的流连之地,赵虽是湖州人,但因其族兄在松江,其妻管道升又有至亲在此,故在松江留下大量墨迹,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所绘则纯然是松江九峰雪中风光,画家倪云林也曾荡舟于松江水乡。
知名画家萧海春谈松江山水与海派书画
说起海上画派,一般都是从任伯年、吴昌硕谈起,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存世最早的晋墨——陆机《平复帖》,还是元明书画大师赵孟頫、董其昌都与上海松江有着极深的渊源。
沉潜于传统经典数十年的知名画家萧海春近日在上海松江区石湖荡建成一个集艺术创作、展示、教学、交流等功能的大型工作室,他将之命名为“九峰三泖”。萧海春昨天在接受早报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命名为“九峰三泖”,是因为这是上海惟一的山水胜地,也是中国南宗山水画与海派书画的主要源头。
上海文化之根在松江
九峰三泖指位于松江区境内的佘山、天马山、横山、小昆山、凤凰山、厍公山、辰山、薛山和北竿山等9座山峰;三泖是指松江、青浦、金山至浙江相连的小湖荡。
萧海春认为,以九峰为代表的松郡山文化,其文化底蕴除了与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广富林文化直接相关外,在晋代则有陆机、陆云兄弟的文化遗存。陆机《怀土赋》中有:“余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放思之殷,何物不惑?曲街委巷,罔不兴咏;水全草木,咸足悲焉。”这位留下遗言“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的大文人留下了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书法真迹——《平复帖》。
九峰三泖同样是元代赵孟頫的流连之地,赵虽是湖州人,但因其族兄在松江,其妻管道升又有至亲在此,故在松江留下大量墨迹,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所绘则纯然是松江九峰雪中风光,画家倪云林也曾荡舟于松江水乡。至于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作为松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文化影响力历久而弥深,他的书画创作对清初四王、八大山人都有极大的影响,书法也影响着其后300多年的书坛。“对九峰,董其昌诗有‘九点芙蓉堕淼茫’之句,他提出了南宗山水的理论,他的‘诗画养性’的理论也是在松江真正完成,这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影响深远。”萧海春说,“所以说,谈上海书画,不能仅仅从任伯年等人谈起,九峰三泖真正见证了上海文化之根。”
借鉴书院形式传承书画
“我一进入松江就想到董其昌,马上有一种历史的联想。”萧海春说。据介绍,他1990年代的工作室在闵行,前几年选择了石湖荡附近的练塘,而这次将工作室迁入松江石湖荡,前后施工长达一年多时间,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其中创作空间、教学展览、学术交流空间达4000多平方米。
主创作室建在一个宽敞的厂房内,高达六七米,长近百米,宽30米,仿佛一个室内田径场,北面与西南则是整块画墙。在创作室之外,还有临水而建的一组四合院与园林,整个环境既有水乡的悠远,又有园林山石之趣。萧海春说:“我想借鉴中国古代书院的形式,希望它成为面向社会、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精髓的基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