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实素描基础与抽象素描的关系与区别

以往素描的概念就是写实功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因为那时没有复杂的素描形式及丰富的绘画表现形式,所以也就没有”写实素描”与“抽象素描”的说法。

      所谓“写实素描”这一说法,是为了区别于“抽象”主观的表现素描,如同写实绘画与抽象绘画的区别一样。以往素描的概念就是写实功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因为那时没有复杂的素描形式及丰富的绘画表现形式,所以也就没有”写实素描”与“抽象素描”的说法。现在的素描表现方法丰富多彩,所以只能在素描前加上“写实”两个字以示区别。笔者在多年的基层(县市级)群众美术培训中,深刻体会到,正确认识写实素描与抽象素描的理论关系,将极为有利于基层群众美术创作活动。本文就写实素描与抽象素描的关系,作一孔之见。

      写实素描训练可以掌握造型的形式美规律

      学员在写实的素描基础训练中,通过对静物石膏、人像、人体及风景等客观形体的摹仿,学习和掌握造型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形体透视规律、形体比例规律、构图规律。学员在掌握造型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和深入理解那些不同形体的视觉形式的差别,总结出形体美的形式规律。这种形式美的规律,是写实素描训练必须遵循的规律,它包括:对称、平衡、对比、调和、渐变、重复、节奏、韵律、动势及质感等等形式规律。千差万别的形体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存在于视觉空间,它们各自有着特殊的视觉形式。写实素描的训练,就是要通过真诚的摹仿,表现形体不同的形式感觉,并利用规律指导表现,主动强化形式美感。

      在素描的基础训练中,真诚的摹仿是获得造型中形式美规律的唯一方法。但在摹仿中,不是照抄自然的表面现象,而是主动掌握客观形体的构成规律,这就要求学员应去伪存真地掌握形体的本质规律美。不要被现象所迷惑,要用心去体验形体,要全面地、整体地、运动地观察形体,使形体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结构,并努力发现其音乐般的节奏和韵律。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到整体观察,用心体验,才能将自己的正确观察和分析判断相结合。艺术的分析和判断是正确观察的结果,只有对形体做出取舍的判断,才有可能集中表现形体本质美,因为抓本质要牺牲表面的一部分琐碎的现象。由此看来,素描训练中的正确观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而从中发现理解形式美的规律,更需要大量的写实素描的训练、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写实素描训练是主观夸张变形表现的基础

      写实素描和写实风格的绘画,是以摹仿自然形态为主的表现方法。特点是真实亲切,善于表现作品的形体及深层精神,反映生活、反映社会、反映人的思想,这种形式可较直接地表现对事物的关心和态度,并可以使广大群众看懂、被人们接受,是深受欢迎的绘画方法。我国的写实主义素描训练及以写实风格为主的绘画创作,深受前苏联绘画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写实风格的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主流。

      “苏派”的写实素描训练是绘画表现的基础,“苏派”的写实素描作品对我们影响很深,我们不只是在思想内容上深受启发,而且在写实的表现技法上也受益匪浅。我们从前苏联的艺术大师那里学到了许多绘画创作和素描教学的好的东西,为我国后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文革”以后,我国的思想比较活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与西方国家建交,并有频繁的文化交流。西方现代的艺术思潮很快传入中国,我们的艺术家开始大量汲取新的营养,并能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可喜的、在艺术形式上“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现在的绘画形式,不是唯一的写实主义风格,有表现主义的、抽象的,更有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变形处理,形成独特风格的。我认为后者更有趣味,有更多待开拓的表现空间。主观表现与抽象绘画应有美的形式,要有抽象美的意味,当然大多数的主观表现与抽象的绘画在探索中实现了有音乐般的形式意味。在我看来,纯粹的主观其实是不存在的,人的大脑思维,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观意识是由客观世界决定的,而主观意识的反作用,也还是从客观世界中得到的视觉经验和认识经验。就说最抽象的点、线、面,这基本的造型要素,不也是从自然形态中总结出来的吗?而且抽象的点、线、面在画面上,也一定要按照美的法则去构图,形成美的形式。这才能有审美价值、审美感受,而美的形式法则正是写实素描基础训练的基本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实的素描训练,是变化与表现的根基,是主观夸张变形的基础。表现与抽象的形式美来源于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观察与认识,只有通过写实素描的真诚的摹仿而深深掌握美的规律,并将其总结,才能升华为纯艺术的形式法则。

      就拿对称与平衡来说,是客观物质世界中美的基本形式规律。人本身就是对称平衡规律的具体、精确的体现。人之所以认为宇宙、自然、客观物质世界的大山大川本身是美的,是因为这大自然养育了我们人类和一切生物,像水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像自然那样“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自然只是给予我们生存的一切营养,没有向我们索取什么,所以自然的无私、仁爱与其平衡和对称的形式是美的,是美的源泉,是美的宝藏。我们只有通过“师法造化”摹仿自然,掌握美的初级形式,才能强化规律,将这一美的初级形式升华为美的艺术形式,并指导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作品。写实素描基础,正是掌握美的艺术造型的基本规律。不训练写实的素描,就不能掌握美的规律,何谈主观表现?而主观世界如何表现出来呢?要靠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也就是说,必须有构图、形象,而这构图、形象又必须用点、线、面来构成,如何用点、线、面来塑造形象,这就是训练写实素描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写实素描训练还能积累大量的表现经验,掌握表现形体的规律,所以先训练写实素描,打好造型的基本功,然后再求变化表现;探索新的艺术道路,这是艺术成功之路。关于这一点,从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成功道路上,可以看到清晰的脚印。毕加索从小打下了坚实的写实基本功,十四岁就创作出《戴帽子的有髯男子》、《戴法兰西便帽的男子》等,很早就显示出非凡的写实技巧和艺术创造力。他十五岁时创作的油画《科学与仁爱》是以严谨而生动的写实技法绘成的。画面中以医生为躺在床上的贫妇诊治,象征科学;以修女怀抱女孩并送饮料给病人,象征着仁爱,流露出画家对疾病贫困的弱者的同情。毕加索的绘画风格,从写实到象征,最后发展到立体主义,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他的《格尔尼卡》采用立体主义的变形和平面分割法,跟现代建筑的室内环境相互配合,浑然一体,此画发挥丰富的想象,以隐喻性的情节和接近于超现实主义的怪诞而夸张的形象,描绘了五个成年人、一个婴儿、一匹马和一头牛在大轰炸中的遭遇,揭露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暴行。

      纵观毕加索的绘画发展道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毕加索之所以有丰富的表现方法和丰富的想象力,与他青年时期坚实的绘画功力是分不开的。写实的素描训练,可以积累大量的视觉经验,总结美的形式法则,积累大量可供夸张变形的基本素材,丰富对形体的感性认识,掌握造型中美的规律,从而利用美的法则创造出更多的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写实的素描训练,是学员掌握写实主义绘画表现方法的基础,写实的绘画表现方法,是绘画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写实的素描训练,使学员掌握造型的形式美规律。这种形式美的规律,是指导探索新的绘画表现形式(如:主观表现、夸张、抽象、变形等各种绘画形式)的基础。

      主观表现是写实素描基础上的发展和升华

      主观的变形夸张表现,是对写实素描中形式美规律的发展、升华,进而进行再创造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变形夸张,是为了强化形象的特征,使其更具艺术的感染力和视觉的冲击力。而夸张变形的过程,是将写实的形象,变化为”写意”的形象,这种夸张的主观形象,是根据真实形象演变而来的,是根据视觉经验和视觉感受进行再创造的形象。所以,写实素描训练不只是培养学员掌握造型的形式规律,它还能培养学员认真地观察生活、透过生活的表面,看清生活的本质,更好地表现生活的真实。写实素描训练能够培养学员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要求学员积累生活感受,掌握认识规律,提高艺术修养。写实素描训练要求学员在掌握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同时,去“艺术”地认识生活,真诚地做人。要求学员深刻理解真、善、美的艺术真谛,使自己的思想和心灵逐渐“升华”并不断充实。而夸张和变形,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是作者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夸张变形,是作者审美思想、生活感受、艺术表现的欲望积累到一定饱满程度,从内心深处真诚喷发出来的创造过程。这种夸张和创造,当然也必然是在写实素描训练基础上的升华和显现。

      总而言之,素描是绘画艺术形式的前沿,是美术革命的先驱者,是美学观念的形体化、形式化,是艺术思想的肉身化、形象化。素描是探索造型艺术语言的最初形式,是博大精深的造型艺术语言的宝库。在新时代的召唤下,我们国家的素描艺术形式应该是丰富而多样化的。写实和写意的手法必将长期共存,实现“百花齐放”,与时俱进,并获得更大突破和发展,让群众美术创作在群众文化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多更加绚丽的花朵。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