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墨相——赵元国画作品展将在京举办

 

展览名称:“文化的品格”系列第二回展

文心墨相——赵元国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北京颂雅风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承办单位: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赵元

策 展 人:刘学明执行

策展人:钟伟涛

开幕时间:2013年12月12日下午3点

展览时间: 2013年12月12日到2013年12月22日

展览地点: 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利泽西园三区305号)

前言——文心墨相

策展人:刘学明

自“文人画”产生后,笔墨就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成为传统文人、墨客的“雅玩”。在这条文脉中,山水画催生出了一种以追求“荒远、疏淡、清简”为笔墨旨趣的“文人出世”式的美学品格,主导画坛几百年;20世纪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传统山水画或因守旧、或因封建,而成为社会批判的众矢之的,而且在崇尚民主、自由的社会思潮中,山水画家更因无法响应社会变革的现实而异常苦闷,这是由于传统“出世”的山水画的美学品格与现代科学、实用主义思想的冲突所致。

围绕这种“冲突性”中国山水画界历经百余年的努力,开展了“传统的演进”、“中西融合”、“废旧立新”的笔墨探索与实验,从而构成了近现代山水画的发展之路。其中,笔墨探索的核心就是如何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与现代情境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笔墨已成为当代水墨画家的重要课题。

艺术家赵元的笔墨探索就是在这样一条文脉与情境中展开的。他并没有回避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传统,而是从宋、元、明、清山水画的经典山水格式入手,将唐宋一脉“雄强山水”的精神图式运用到个人对“大山大水”体验中,在山水画布局上,多取高远、深远之势,笔墨皴擦、渲染讲求“雄浑”的意象。这种个人化的美学追求是否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寻根时期“汉唐雄风”思潮影响所致,抑或是北方画家生活中的精神原型,虽然这些并未向艺术家本人所求证,但从他对黄宾虹笔墨的喜爱、研习以及求学于龙瑞山水画工作室看来,赵元无疑属于此脉络。

关于赵元山水画笔墨探索的变化与尝试可在此次展览作品中找到答案。由于赵元自小就受到规范的美术学院教育,用“写生”的方式来拓展个人山水画的笔墨格局自不待言,如作品中山石、树木的光影层次的变化与他对真实山川的写生观照相关,这就与传统山水画家“仿某某”笔墨游戏之作相比,有了鲜活的“气息”。其次,由于赵元的笔墨探索延续的是黄宾虹“笔墨”一路,因而他的山水画结构也立于此,以墨的氤氲塑造山体形象,以枯笔焦墨写山石草木,力求墨中有笔,笔中有意。此外,在审美追求上,赵元则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入世”,他的浓墨重笔所营造的是一种与现代都市生活情感体验而契合的“厚重”、“沉稳”的感觉,所谓“厚而不重,沉而不郁”,而与传统文人画追求的“简、约、苦、寒”形成一种精神的对照;因为传统文人画在出世的山水画格局中讲究“卧游”、“澄怀味道”,他们的山水画则是对这种内在精神与道的再现,故在笔墨结构上有着内在要求与规范,而赵元的笔墨探索的可贵之处便是用一颗入世的生活之心去变换文人画的笔墨传承,书写生活之境,我姑且称之为“文心墨相”吧。

责任编辑:echo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