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谷:艺术家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晁谷(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总监,全国二代居民身份证设计者,北京实力派画家)于近日在接受中国文物网的独家专访中表示:“收藏和艺术品受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影响,大众可能关注的是生计问题,而并非收藏。收藏永远是小众的,现在打出的都是大众收藏的名号,所以才会有类似与潘家园这样的文玩市场。我认为,艺术品收藏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中所占比例很小,而微博的功能和大众使用的原因并不在于收藏,而是想在微博上倾吐真话,而由于现在实名制的逐步实行,有些真话也变得‘不真’了。”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确实给艺术家的创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十分方便,譬如我要画一组反映南方生活的作品,就可以在网上大量的查找湖州这一地区的吃穿用度,使得我在绘画上不至于出现常识性的错误。而网络媒体的言论也会对艺术品的价值产生一定影响。以我为例,有些买我的画的人,开始并不了解我,知道之后开始在网上查资料,有这样的一个渠道弥补了有人想要收藏与了解画家的空白,并不需要去认识画圈里的人,但是网络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而一些带有艺术家数据的网站则是不然,这类网站基本上都是面对艺术品的投资者而非艺术家。如果总是关注这类网站的画家很难真心投入绘画,画家如果总是关注商业行为就称不上是艺术家。如果我把一张新的作品传到微博,会有许多的评论和转发,对于自身影响力多少也会有一些,但不可夸大新媒体的作用。”

    

“我认为,是所发的内容本身决定了影响力,而并不是媒体。如果来谈艺术品的价值,中国顶尖的画家都在宋元时期,如范宽、马远、倪瓒等等,那个时代通讯极其不发达,更谈不上微博等新媒体,但画作却流传至今。因此可以看出,艺术家的影响力还是要靠作品来说话。所以艺术家要客观的评价以网络、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而相应的,这种作品价值的变动也会间接影响价格,但仅限于美术圈内人,对于普通人还是难以奏效。”

    

“画家还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否则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一个负责任的画家应该是将精力放在创作,而不是如何经营自己的市场。但也有一些画家比较关注宣传,人各有志,用网络媒体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作为宣传无可厚非,但不应将其看得过重。画家若是把精力放在宣传上不去创作,今后不一定有什么成就,但若是把精力放在创作上今后也不一定会输。”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