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的无限量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艺术品收藏,高端艺术品价格不断攀升,名家书画作品价格尤其火爆。而对于名人书画收藏,一些收藏者往往迷信,盲目崇拜。在这些收藏者当中,有些是爱好收藏、慕名而买;有些是在商界取得成功,将大量资金投入收藏名人书画。他们往往对书画收藏并不精通,只是迷信名人的名分,盲目跟随他人,这样很容易吃大亏。
名人书画收藏家们一直把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位大师的作品作为收藏、追捧的目标,三位大师作品的投资总和在名人书画投资中占有相当比重。这就造成了一方面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作品仿品、假画满天飞,但投资者却趋之若鹜;另一方面其他艺术家的艺术品成交相对冷清,这种局面使得艺术品市场发育不良、艺术品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我个人以为,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位大师的知名度同他们的艺术水准有关,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果不讲名气,就功力与取得的成就而言,现代画家中还是有多位可以和他们比肩。比如黄宾虹、林风眠、蒋兆和、黄胄等。黄宾虹的山水和传统一脉相承,却又将传统向前推进了一步,他的积墨山水黑而亮,厚重而轻松,超脱而典雅;他的笔墨功力颇深,线条轻松潇洒、挺拔有力。林风眠将西画风景画的感觉揉进了中国画,却又洋溢着中国人的气派,既有抒情韵味,又雍容大度。林先生九十岁以后具有现代意味的较前卫的大写意人物画,大气蓬勃,朴拙可爱,看了令人振奋。蒋兆和先生是一位人物画大家,他的人物画吸收了西画的造型方法,又能以典型的中国笔墨塑造形体。蒋先生在解放前创作的《流民图》,是我国近现代最杰出的人物画巨制,无人能出其右。《流民图》刻画了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不同相貌的众多人物,造型精准,笔墨精炼,那么大幅的作品,勾勒人物的线条那样长,却能画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线条和形体浑然一体。黄胄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大画家,其最精彩、最有代表性、最具美感的作品应该是他在文革前的画,尤其六十年代。黄胄不仅画毛驴,我更喜欢他的人物画。他画的人物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劳动、生活、舞蹈的情景,许多笔墨表现潇洒淋漓、美轮美奂,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他的一些小幅画作如《红旗谱》插图中的“春兰”,“迎春花”、“南海女民兵”等,都有生动美好的造型和优美的笔墨表现。
从收藏角度而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尚健在的画家中,全国至少有大家熟知的近百位国画大家和名家。这些画家的作品都应是收藏者的投资目标,相对而言,市场上这些画家作品的赝品要比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位大师少很多。另外,清末如任伯年、吴冒硕、虚谷以至再早的石涛、朱耷等人的作品都可以纳入大家的收藏投资目标。
收藏范围宽 空间无限量
书画收藏投资有一个很宽泛的范围,收藏者尽可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各自不同的投资目标和方向。归纳起来投资范围可分为如下几种:清代以前的古代名家作品;建国前后至九十年代前后健在的大家、名家作品;目前尚健在的大家或名家的作品;目前有一定知名度、有实力,未来看好的画家作品;清代以前的知名度不高或无名氏的较好的作品以及民间流传的一些其他作品。
我觉得目前健在的国画家中,那些知名的六七十岁乃至更高年龄的画家中,很难能像过去那些大家那样,作品给人以震撼,这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我个人以为四五十岁的画家群中尚有较大的潜力可挖。这批人虽受目前市场冲击较大,但基本功好,思想解放,未来二三十年后,有可能出现成批的大画家甚至国画大师。
而国画的成熟,尤其是写意画的成熟是需要漫长的过程。工笔画相对而言成熟较早。一个美术院校的毕业生可以画出很好的工笔画,但很难看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画出地道的功力很深厚的写意画。如要画出正宗的,比较纯粹的中国写意画,一般要到五六十岁以后,个别人三四十岁显出才气,但一般不能说是成熟。所以收藏写意画应该选择年龄稍长、较成熟的画家。收藏者在收藏这类作品时应注意多收藏一些具有笔墨难度的写意画,因为这一类型的画作,一般以书法入画,更具中国画的特性,且这一类型的画作不易模仿复制。而当代一些制作性很强比较匠气的工笔,我以为没有什么太高的收藏价值。
写意画大概有两大类型:一种像齐白石、黄胄那样笔墨难度较大、写意性强的中国画,具有不可替代性。物以稀为贵,这样的作品既有艺术价值又有经济价值。另一类是中西合璧式的,比如徐悲鸿的马、吴冠中的国画风景,这一类画家的作品主要是将西画融入中国画,徐先生的作品以极简的线和水墨概括出马的明暗和形体,又具有浓厚的中国画意味;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境界高远,磅礴大气,画法接近水彩笔法,处理潇洒。
如今的艺术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市场上各门各派画家的作品数不胜数。其实“画家”只是对职业的称呼,要真正成为画家,且自成一家,可不那么容易。以国画为例,如能以圆熟的笔墨准确表现要画的题材,能够创作,这勉强可称画家,而如果能真正形成个人风格,有自己独特的笔墨形式,就像歌唱家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这才能算是一家。这样的画家北京目前最多三五十人,全国也不过百人。
如果消费者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出发,以充实文化生活为目的,像自由恋爱那样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画,收藏便成为一件愉快、享受的事情。其实,我们普通消费者买画,只要自己觉得作品好看、顺眼就行,就像一个行外人听人拉胡琴,只要自己觉得好听就行。听琴听多了,自然鉴赏力也慢慢地提高了,书画收藏亦是如此。
既然收藏是投资,是一种经济活动,那它当然有方式方法和技巧。到拍卖会或画廊直接去买,还可以直接和画家合作。解放前,天津有一位工笔花鸟画家,仅和一位商人保持供求关系,这位老画家早已故去,但他如今大名鼎鼎,画价颇高。清朝时,山西襄汾有位富商在扬州经商,他把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及山水画名家袁江、袁耀等人请到襄汾老家作画,想当年一堂好生招待,墨宝肯定得到不少,笔润也一定优惠不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