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44年画作重现拍场引热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刘柏荣展示载有他画作的图册  

一幅曾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画作,失踪44年后,近日突然出现在拍卖会上,并被拍出46万元高价。昨日,该画作者、我省着名画家刘柏荣告诉记者,他已诉诸法律,希望追回自己的这幅成名作品。

5月10日,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在北京举行春季拍卖会,其中一幅名为《胸怀朝阳何所惧、敢将青春献人民》的水粉画,被拍出46万元的高价。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刘柏荣的极大关注,因为这幅作品是他的成名之作,已经失踪44年,他苦寻多年未果。

刘柏荣向记者介绍了该画的创作背景:1969年7月,安徽黄山地区暴发特大山洪,为抢救公社粮食、化肥,黄山茶林场11名知青不幸牺牲。当时年仅17岁的他受《解放日报》指派,赶赴当地采访,为相关报告文学创作了一幅黑白插图。作品发表后,他应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邀请,创作了同名彩色水粉画,并参加了当年的全国美展,被全国各大媒体登载。此后,该画作被印制成宣传画,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与着名画家陈逸飞的《金训华》、何孔德的《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关琦铭的《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最着名的四张宣传画。

数十年来,刘柏荣多次联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要求收回当年创作的原画作,收到的答复均是“此画已遗失”。

而今,这幅画作竟然现身拍卖会,让刘柏荣深为不解。5月12日,他委托律师发函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但该公司以保密为由,拒绝告知送拍人信息。

“画家创作的每一幅作品,无不用情感浇灌而成。这幅画作,如同自己遗失多年的孩子。亲生孩子被人高价拍卖,是任何正常人都不能接受的。”刘柏荣愤慨地告诉记者。

昨日,记者致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唐宝顺,他表示,该出版社并没有持有这幅作品的记录,所以无法提供与画作有关的证据。

随后,记者向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发出采访邮件。该公司邮件回复称:拍卖委托人已明确陈述该拍品系通过交易方式获得,并合法持有,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利。此次拍卖行为合法有效。

目前,刘柏荣已通过律师,状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中国嘉德拍卖公司,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他表示,该作品收回后,他将无偿捐赠给湖北的文博单位收藏。

责任编辑:lyn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