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命题 白石作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虫鸢尾花》 齐白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 
 

此次上拍的16件老舍藏画,8件出自齐白石,4件为黄宾虹作品,吴昌硕作品2件,傅抱石和于非闇作品各1件。

藏画吸引买家眼球之处有三:一是这批画作的收藏时间介于1949年—1966年之间,全是在北京收藏的。二是大多数画作全由市场上收购而来,既非求绘,也非赠送,而是老舍本人择优而取。三是画作大多十分齐整,画轴的题签上多有老舍本人的签名,毛笔书写,并钤有老舍名章。

16件藏画,件件精美,可谓是这几位名家的“标准件”。其中,白石老人的几幅更堪称其晚年代表作。

老舍胡絜青夫妇与齐白石的交往可以说是齐白石艺术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30年代,胡絜青就曾为齐白石的四子、五子补习功课。新中国成立后,胡絜青曾磕头拜师,成为齐白石正式的女弟子。正是有了这层关系,老舍与齐白石交往更为频密。当时老舍收藏有不少珍贵的画作,但在书斋的墙壁上,一般只挂数幅,朋友来时,一边调换一边品赏,像一个小小的流动展览。作家汪曾祺曾回忆,壁上所挂的画时常更新,挂的时间较久的,是齐白石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

老舍命题,白石作画,在当年艺界被传为美谈。老舍曾选了一组苏曼殊的诗句,请齐白石按诗绘画,诗句中有“芭蕉叶卷抱秋花”一句。老舍后来曾谈到,齐白石年高,已记不得蕉叶新拔是向左还是向右卷着。北京又没有多少芭蕉可供观察,于是齐白石含着笑说:“只好不要卷叶了,不能随便画呀!”齐白石对画作认真的态度,使老舍称道不已。

有了这次尝试后,老舍又给齐白石出了道“难题”。他找来查初白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和赵秋谷的“凄迷灯火更宜秋”两句诗,请齐白石作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很朴素却很生动,短短七个字,不仅写出了环境和季节,而且还描写了声音,如何表现?齐白石以巧妙的构思解决了这一难题:在长满青苔的乱石中,山泉直泻,几只蝌蚪在湍急的溪流中顺势而下。画面上并没有青蛙,可是却让观者能感觉到蛙声正和着泉声,响彻山涧,飘出十里。一如“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画家用围绕着马蹄的蜂蝶来表达诗意:画面上并没有花,“花香”却表现出来了。这幅《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齐白石晚年名作,后来还印成了邮票。“凄迷灯火更宜秋”一幅,画面左上角两笔直线画了窗的一角,里面有一盏小油灯,火苗是红的,被风吹得稍歪,由窗外飘来一片橘黄色枫叶,慢慢地落到灯火的上方。窗下一片空白,占了画面的四分之三。在空白的下半部的两侧,齐白石用了五方印章,大小错落,构图绝妙。

中国嘉德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微博]介绍:老舍胡絜青藏画市场表现非常好,名人效应和精品作品都是这个专场成功的原因,16件拍品都是艺术家的“标准件”,同时加上老舍的知名度,让这个专场的信任度很高。在这个专场的竞买现场,每当拍卖师报出起拍价后,总有藏家直接出价500万元,甚至800万元,每件拍品都有数位藏家争夺。

最终,齐白石《工虫鸢尾花》为其工笔草虫系列的代表,以1840万元拔得头筹。齐白石画鸢尾花并不多见,此画法介于工笔与小写意之间,花、叶皆以淡墨勾勒,再染淡色,用笔松匀,情态悠然。齐白石《向日葵》一幅也非常稀见,老人的天真烂漫一览无余,老舍在签条上热情地写下“好画”二字,此画最终以1552.5万元成交。

责任编辑:lyn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