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成“宋庄艺术论坛”主题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张艳)由杨毅达和梁海峰两人联抉主持第二期“宋庄艺术论坛”,“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意义和价值”于11月24号在瀚华堂于期举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秘书长杨毅达在介绍宋庄艺术论坛

 既首期“宋庄艺术论坛”成功开讲之后,我们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深入探讨各类社会问题,包括哲学、诗歌、个体案例的分析等等,今后都成了我们所关注的对象。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我们还是一个苹果;你一种思想、我一种思想,交换以后就是两种思想。只有持续不断的去交换、去融汇、去提炼、就能产生新的思想。这也就是我们“宋庄艺术论坛”的意义所在。通过不断的交流从而探讨出中国文艺的复兴之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论坛现场

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这是一个摆在当下最为严峻的问题。作为艺术品市场是否也需要转型与升级?这就是我们探讨“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意义和价值”的目的所在。卡塔尔使馆工作的吴振峰先生说,他是从网上了解到今天的这个论坛。对于宋庄他很是感兴趣,上次博览会的时候,他开着使馆的车,带了很多的外国朋友,但由于没有证件而无法进来,从而引发了这次活动的热议。大家从文化策略、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等各个角度来进行了阐述。此次博览会已经过去近两个月了,我们对他有各种各样的热议也是正常,说明大家都在关注此事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当各种权威性在不断受到议论、受到挑战的时候,其实就是民间力量在逐步上升,中国文化包容性很强,各种民间的力量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只有各种民间力量得到蓬勃的发展,中国才会更加充满朝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论坛现场

参与这次“宋庄艺术论坛”的有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吴震寰先生、著名策展人王中文先生、专程从西安赶来的李蕴光先生、德滋画廊白洪先生、著名的戏剧学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吕厚龙先生、韩冰女士、游走宋庄的女才子杨莉女士(中国卓儿)、张欣先生、仝凌飞先生、谭一峰先生、宋庄大巢艺术区傅占鹉先生、策展人韩婕先生、策展人王殊先生、神州杂志社马亚茜先生、中华墨宝网刘海超先生、新华日报社郭小宾先生、杨海丽女士、罗利女士、杨亚梅女士、张桐先生、成克旺先生、张永昌先生、郑灏先生、张辉先生、董晓利先生、张新女士、马跃先生、道玄子先生、梁海峰先生、杨毅达先生,还有从网络上了解并前来参与的卡塔尔使馆吴震峰先生、德国友人迪特先生等等。

链接:回顾第一期“宋庄模式是中国艺术以后发展的方向吗”我们则录了四位嘉宾的一句话经典语言:

王强(著名艺术家、策展人、宋庄艺术论坛顾问):他是最早来宋庄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讲话点明了宋庄存在的理由:“宋庄就是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蔺道军(北京中瀚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艺术品研究与投资委员会理事长、宋庄艺术论坛理事长、当代著名策展人、投资专家):通过意大利之行的所见所闻之后:“觉得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羞愧感而潸然泪下”。

吴震寰(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著名艺术家、宋庄艺术论坛顾问):通过宋庄的各种可能性的分析:最后总结一句话说:“宋庄很好”!

张玉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艺术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通过各种外围的分析之后得出:“他们从进入宋庄那一天起,就进入了炼狱,甚至也可以说他们是在创造历史。”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