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犁犁“魂魄”油画展展前感言

某天我应文化部的朋友相邀,在宋庄拜访一位老艺术家,就这样认识了王犁犁老师。

一日清晨,不到六点,我还没起床,就被电话叫醒了,正是王犁犁老师。他很着急的要找人拍他的画作。我感动他这么早就开始工作,更感动于他一面之缘能如此信任我,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我们开始真正交上了朋友,经常彼此倾诉,彼此倾听。能够略尽绵薄之力帮上艺术家,在我而言很开心,而且自己也并没有付出什么,但王老师却始终感谢在心,这让我十分惭愧。

王犁犁老师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对艺术,对画的激情可以用狂热来形容。某天他正在创作一幅大画,从晚上三点一直画到下午三点,激情澎湃,急于找人诉说,就请我和先生吃饭,要释放他的激情和喜悦。能够得到艺术家的信任,对我和先生而言也非常开心,乐意去倾听、去感受艺术家每一份超越和感动。王老师不是年轻小伙子,可是他对艺术的追求和狂热,始终都在升华。他的画渗透人性超越生死,可是他对艺术的执着,却仍然保留着孩童那份纯真。
 

四维时代艺术空间首展,我决定展王犁犁老师的画,并以“魂魄”为命名。王老师问我为何定为魂魄,我说“魂魄”是灵,是超出常人的精气神。感动我的是艺术家本人,而能真正成为艺术家的是具有超出常人的“灵”。不管他用何种表现手法来完成作品,都会是在一种超脱的境界里去创作。

四维时代艺术空间今天启动以《艺术展示窗口,“非遗”助力渠道》为切入点,抢救濒危的“非遗”事业是我毕生以来的追求。现在我认识并深入了解了王犁犁老师,我觉得他就是“非遗”,是我心中的国之瑰宝。

蟠桃 2012年8月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