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瓷器欣赏之西晋篇

  两晋时期(256—316)的瓷器还是以越窑为代表,胎体普遍比三国时略厚,色灰;釉面厚而均匀,呈青灰色,有的闪黄。装饰方法主要为压印、刻划、贴塑、模印、捏塑等。常见的纹饰有网格、连珠、忍冬、菱形、锯齿、水波、梳篦、楼阙、舞乐人、祈祷人、禽鸟、家畜、佛像、铺首、辟邪、朱雀、白虎、人物等等;器型除了三国时已有的盘口四系壶、洗、盆、虎子等以外,还有扁壶、鸡首壶、尊、熏壶、灯、瓷佣等。器型矮胖,盘、碗、钵等器口沿略薄,但底很厚,器足多做成兽蹄、熊形、龙首、虎头等形状。优秀之作常把器物巧妙地雕塑成鸟兽等形状。西晋时少数青釉瓷器上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这最初的褐色斑点似为无意中点染上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晋越窑青釉罐:盛贮器具,越窑产品,灰白胎,直口,溜肩,肩部有四系,扁圆腹,平底内凹,通体施青釉,釉色匀净,胎釉结合紧密,是两晋青瓷最常见器型之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晋青瓷鸟兽人物饰罐:越窑产品,明器,俗称“谷仓罐”、“魂瓶”,上部堆塑鸟兽、人物,下部为罐,腹微鼓,平底,多层次的堆塑有起有伏,形象细腻生动,通体施青釉,呈黄绿色,釉层匀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晋越窑青瓷狮尊:瓷狮体态丰硕,小足蜷于腹下,昂首龇牙,竖耳披鬃,颌下美髯;背摄注口,腹刻双翼,尾呈扁圆形,釉色青灰泛黄,除足底外全器满施釉,釉薄亮开片,此为晋越窑之典型青瓷工艺品器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