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白地绿彩暗龙纹碗真赝对比
2012-12-15 15:14:16 来源:陶瓷收藏网 已浏览次
明弘治白地绿彩暗龙纹碗(直径20厘米)
碗为撇口,弧腹。白釉底色洁净滋润,放大镜下见气泡有大小。器腹上暗刻两条绿釉行龙。绿色匀净淡雅,深浅不一,可能是不经意形成,但效果好,也成了明晚期这类白地绿彩刻龙碗的一个特征。暗刻线条流畅,进刀深浅一致,特别是鳞甲刻法,既排列规整,又随意洒脱,与呼风唤雨的龙的神态形成了对应,加之生动多变的龙须、龙爪,组成了栩栩如生的画面。绿釉有开片,侧看有蛤蜊光,这类白地绿釉碗往往还有绿釉开裂现象,这是年代久远的缘故。底足切削倒角明显。底书双圈六字两行楷款,青花发色较纯正,书法不规整,这正反映了弘治款式写法略有随意倾斜的特点。白釉绿龙是明中晚期流行的纹饰,其精致淡雅的色调在明朝瓷器中独树一帜,历来受藏家青睐。
现仿明弘治白地绿彩暗龙纹碗(直径17厘米)
此碗腹部不够丰满,撇口太过。白釉底色洁白,放大镜下气泡细密,缺乏通透感绿色偏灰,不纯,没有开片,也没有蛤蜊光。龙身勾勒线条尚流畅。除了头部造型较好外,其余部位都有些失真。前爪一粗一细不匀称,龙身弯势太过,龙爪画法生硬,没有动感。此碗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暗刻龙,而明晚期大多数的这类碗都有,仿品避难就易,显然是无力掌握暗刻技术。底足露胎粗糙,有一丝火石红,仔细辨别,不见肥腻状,显然是人为涂抹。底部款式写法规整,没有弘治款式应有的倾斜状。此器虽然没有采用暗刻技术,但仍算得上仿中精品。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