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别纹饰有讲究

  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由于绘瓷原料与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时期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成为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大体说来,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不外是由简到繁,由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由单纯一色到绚丽多彩。例如元瓷上惯用的变形荷花瓣(俗称“八大码”)图案,就是在晋瓷纹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尤其是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辟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过去一色釉的单调局面。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更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而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成长、发展过程,因此也可据以推断器物年代的远近。从近期艺术品拍卖中经常出现的八吉祥纹瓷器中,我们就可以对于如何通过纹饰鉴别瓷器有所了解。

  八吉祥纹,始于元,流行于明清时期。八吉祥图案为: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元代瓷器上八吉祥的排列无一定规则,明永乐开始按轮、螺、盖、伞、花、鱼、瓶、结排列。明万历至清代则以轮、螺、盖、伞、花、瓶、鱼、结为序,清乾隆以后亦有不按顺序排列的。有印花和彩绘两类,印花多见于元至明永乐年间,宣德开始以彩绘为主,有青花、斗彩、五彩等,清代出现粉彩、珐琅彩品种。在今年春季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垂肩八吉祥缠枝花卉纹罐,成交价达到了903.12万元。在北京城轩的拍卖会上,清雍正·斗彩双凤八吉祥纹大盘,成交价是198万元。从两张图上箭头所指的八吉祥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差别了。

  除了八吉祥纹之外,龙纹、莲纹都是目前拍卖市场上瓷器最常见的纹饰,特别是龙纹更有讲究。明代的龙纹具有形态端庄、威严雄伟的特点,但缺乏元代龙纹清新飘逸的神韵。清代则在明代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对于龙鳞、龙须等细节的刻画。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