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故事:陶瓷缺盖怎么办

  朋友从兰溪乡下回来,从老家带来了一些旧瓷器。知道我喜欢古瓷,他就将其中的一个同治粉彩的直桶形小罐送给了我。这个小罐的立面上用粉彩画了3个小童在嬉戏。人物画风系典型的同治笔法,釉面包浆明显,此物系同治年代无疑。缺点是这种当年闺阁小姐放脂粉用的小罐,本来还应该有一个盖。现在,罐虽留下来了,但盖却不知去了何方。因此,我拿了这个同治之物,欣喜之余,总感还有着一丝遗憾。朋友说,你常在跑收藏市场,想办法去给它配一个吧。

  我知道,这句话说说是容易,但做起来其实是很难的。不要说找到一模一样的,就说是配一个相似的也是机会难得的,全靠碰运气。10年前,我曾在安昌买到过一个嘉庆朝青花的梅花纹竹节罐,罐子完好,也就是缺了个盖。为了配这个盖,我在市场里足足找了有一年多,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一天,从一个摊位上看到了一个大小正合适的梅花纹青花竹节罐盖,唯它是一套,有盖也有罐,而且盖顶的纽有修补的痕迹。我因为配盖心切,就去问小贩,单买一个盖行不行?小贩看出我的心思,就说要拆开买价格就贵一点。我想此盖来之不易,贵点就贵点吧。结果花了比平时高两倍的价格把它买了下来。拿到家中一盖,大小倒正好,但青花发色的深浅还是有一点不一致,只能将就着看了。我家里还存有一个嘉庆朝双喜纹的青花小罐,也是为给它配盖煞费了我的苦心。先后找来几个盖,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最后没有办法,为它找了一个大小虽合适,但却是一个宋代影青釉的盖给它盖了上去。虽然年代不一,装饰风格也不同,但盖在上面,倒也别致。不能求全,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有了这些经历,我是深知为旧物配盖之难。但眼前这小罐,不为它配个盖,总是一个缺憾。所以,决定再试一次。我记下了尺寸,每到市场就暗暗寻访。但在此后的连续几个月里,每次都是无获而归,不是尺寸不对就是器型、纹饰不合。就在我将要放弃之时,却在一次去市场时碰到了一个小罐,年代、纹饰和器型都对,这是比我的那个还要小一号的一种,但它上面盖的盖却正与我的那个吻合。我就与摊主商量,能否把那个盖让给我?我说,你那个罐和盖反正不是一套的,有盖无盖也无妨,而且,我可以给你一个好价格。摊主终于被我说动,我们两人可以说是两得其便。他卖了个好价钱,我也总算了了一个心愿。

  盖子拿回家中一盖,无论大小、器型、纹饰均非常匹配。我庆幸总算配到了一个合适的盖。朋友来家看到了,也连称不易。我知道,这次配到一个合适的盖,实在靠的也是运气,是一个偶然。就像为失散的佳偶牵线一般,当属机缘巧合。但反过来又印证了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旧物配盖,在古玩收藏中也确算是一件难事,然也是一件趣事。当费尽周折而不得,却蓦然发现,所觅之物就在那“灯火阑珊处”,此时的快乐心情,只有个中人才能体会。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