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文化杰出人物林徽因(二)
2012-10-07 17:47:05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景泰蓝的诞生与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明清两朝进入繁盛时期。然而,到乾隆尾叶出现垂危,同治、光绪时期更加衰败,而北京的掐丝珐琅业所呈现出的那种短暂的繁荣也只“不过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掐丝珐琅业的回光返照罢了。”(杨伯达文:《景泰蓝》)到了“抗战时期,外销断绝,作坊不断倒闭。解放前夕,从事景泰蓝生产的工人只剩几十人,优秀传统工艺处于淹淹一息境地。”(唐克美文:《瑰丽的景泰蓝历史悠久》),这就是上述两位老一辈专家、艺术家对新中国成立之后景泰蓝行业的真实写照。是党和国家的积极扶持、关怀,才又重放异彩,焕发了勃勃生机。在这里,我们不能忘记,虽已尘封数十载而少有人知的林徽因这个名字,尤其是她那“懾人的美貌”、“完整的美感”所捧伴的那种常人少有的以命相搏,为挽救景泰蓝传统手工艺而献出最后心血的这颗“心”。
林洙女士(梁思成第二任妻子)一段关于介绍林徽因与景泰蓝“缘分”的一段文字: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两个精美的景泰蓝小罐,它们造型优美,图案简洁典雅,带着浓厚的民族风格。这是林徽因亲自设计的产品。有一段时间我把它视为纪念林徽因的珍贵物品,包好收藏起来。不想“文革”中被红卫兵抄出来,要作为文物没收,我再三解释说这是解放后的新工艺品,才被扔了回来。
我久久地凝视着它,眼前呈现出林徽因为恢复濒于停产的景泰蓝手工艺呕心沥血的日日夜夜。如果编写《中外历史之谜》的作者知道林徽因晚年的健康情况,一定会写一条“林薇因健康之谜”编入书中。医生们一次又一次地对她发出病危的“黄牌”警告,她都闯了过来。她不但活了下来,而且是怎样的活啊!她的肺已布满了空洞,肾也切除了一侧,结核菌已从肺转移到肾、肠。她一天吃不了二两饭,睡眠不到四五个小时,但却在梁思成陪同下,带着她的助手莫宗江、常沙娜等人,多次跑到景泰蓝工厂去调查,了解它的工艺程序及材料特点。
她很快就得出结论:工人师傅的手艺是高超的,但是由于传统产品的造型庸俗、色彩单一、图案繁琐,致使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濒于停业。于是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她的助手们一起研究设计适合景泰蓝生产工艺的造型、图案及配色。为了探索和发展民族传统的优良图案,她对我国历代图案进行了研究。她已不能像设计国徽时那样亲自画图了,她的意图常常是由她最亲密的助手莫宗江来完成。我不止一次在林微因处看到莫宗江画的工笔图案,那真是一张张极美的艺术品。
她如愿以偿了。当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接过林薇因设计的景泰蓝礼品时,高兴地说:“这是代表新中国的新礼品,真是美极了!”
景泰蓝现在已被认为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立于世界手工艺品之林。有朝一日人们也许会专为北京景泰蓝写一本书,但是人们会不会记得有一位被结核病苦苦折磨的弱女子,为它献出了自已最后的心血。
林洙女士上述这段简短的文字,不仅是对上一代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忆述,更为中国景泰蓝文化发展史增添了耀眼的光辉,更为中国景泰蓝文化发展史这幅长卷增补了足以令人凝眸的一景,为中国景泰蓝文化发展史这首长歌增谱了一段最美最强音。林徽因虽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我们好象从庄严而美丽的共和国国徽上看到映出的林徽因的微笑,从那巍峨壮观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看到林徽因在向人们招手并诉说者:这是我向人民英雄做的最好的纪念!
林徽因虽然不是中国景泰蓝工艺美术大师,但她却是最为合格的中国景泰蓝的一代尊师。因为她是中国景泰蓝文化发展史的一位杰出的驱动着,是景泰蓝这一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忠诚卫士、以命相搏为景泰蓝献出最后心血的第一人!当年的亲密助手常沙娜女士,如今早已成为我国艺术名家,曾从师门的钱美华女士,现在已成为中国景泰蓝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已成为国际珐琅艺术委员会当之无愧的成员,景泰蓝并成为了世界珐琅艺术长廊里的一枝鲜艳璀璨的奇葩,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已成为当今世界景泰蓝文化艺术中心,……这些足以让林徽因这位尊师安于九泉。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