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封丈人烧陶的传说

  题记:宁封丈人又名“龙跻真人”,是道教尊奉的一位神仙。传说他曾做过黄帝时期管理陶器生产的官,精通烧窑工艺。有记载青城山建福宫后面有座山,叫丈人山。传说轩辕黄帝曾问道于宁封丈人处。宁封因封于宁山,故名宁封。那时洪水泛滥,人民居住在洞穴中,每到山下取水,无取水物,就用山下润湿泥土为器,但易碎。宁封偶烧野兽,于火中得硬泥,遂悟制陶之理,故传说宁封为黄帝陶正(掌管烧陶事务)。

  青城山建福宫后的高峰上,时常升起一股股五颜六色的烟雾,每当这时,山里的老人们便说,“宁封又在烧窑了!”

  据说,很早以前,川西坝发了大水,人们为躲避水灾,逃上青城山,住在岩洞里。水灾是逃脱了,但山上没有泉眼,又闹起“水荒”来。人总不能不喝水呀!便挑选一批年轻力壮的 小伙子,天天下山到河边取水。小伙子当中有个叫宁封的人,他身材高大,很有力气,运起水来,又多又快。那时候,人们取水,不是用水桶,也不用水背笼。最初,他们用河边的湿泥巴搓软揉活,做成泥盆、泥钵,晒干后用来取水。这些家什不耐水泡,一泡久了就要垮,人们都为这件事发愁。

  有一天,宁封偶然把破盆儿的碎泥块甩在火堆里。他奇怪地发现被火烧过的泥块变得非常坚硬,使劲扳也扳不开。他想:若把捏好的泥盆坯子晒干后再用火烧一烧,岂不耐用些 么? 他试着这样做,果然灵验!这就是陶器的起源。乡亲们听说有这个好法子,都来向宁封求教,宁封很高兴地把全部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家。

  陶器做得越来越多,河边的稀泥巴不够用,宁封便从山上选了些合用的泥巴做坯子。后来,他又发现了一桩稀奇事:那些用山上不同泥巴烧成的陶器上,出现了红红绿绿如彩虹般的花纹。那颜色就像红玛瑶、绿宝石一样逗人喜爱。他逐渐摸透了各种不同泥巴的特性, 晓得用哪种泥巴能烧出哪种颜色的器皿。宁封还试着把这些泥巴分别调好,用它们在白泥巴做的坯子上,画上些圈圈道道,还画了些花呀、草呀、果子呀;捏了些鱼呀、鸟呀、野兽呀,烧出了形形色色好看的彩陶。消息很快传开了,老远的人一路一串赶来看宁封的彩陶。看得出神,欢喜得跳起来,有好些人当场就拜宁封为师,向他学烧彩陶的本领。

  宁封会烧彩陶的事,不久就被轩辗黄帝晓得了。便叫人找了几个彩陶器来看。黄帝一见彩陶五颜六色,又光亮、又结实,很是赞赏 :“ 这真是天下稀有的宝贝呀!宁封真是个了不起的奇才!”便请宁封担任“ 陶正”, 就是教众百姓烧制陶器的官。宁封做了陶正后,劲头更大,在青城山垒起了许多窑包,把自己怎样取土,怎样和水,怎样练泥,怎样做坯 , 怎样上袖,怎样描彩,怎样装窑出窑的本事通通传给年轻人。一会儿和他们一起拌泥巴做坯子;一会儿又教他们用树枝、芦杆描花涂彩,一会儿又去背柴烧窑。

  一天,宁封正在窑顶忙碌着,没有注意窑底下烧空了,窑顶盖土塌下去,宁封也随着跌进火坑。众人见了,一下都惊呆了!同声喊到:“救人啦!救人…… ” 一齐向那塌了的窑包跑去。在烟雾迷蒙中,人们仿佛看到有宁封的影子随着五彩烟气冉冉上升,人们便说:宁封火化登仙了!谁知,过了一会儿,烟雾渐消,宁封却腾云驾雾,跳出火坑,平安无事。

  这时,南方出了个凶恶的蚩尤,他带着许多人,窜过长江,又窜入黄河,烧杀抢掠,闹得人们难以安居乐业。黄帝几次带领将士猛攻猛打,才把宣尤打败。最后眼看就要把蚩尤捉 住,不料他突然跳出重围,“ 嘀嘀嘀”地喷出团团雾气,趁黄帝的将士看不清.蚩尤一溜烟挑回去,休养够了又来闹事。怎样才能把蚩尤擒拿,永除祸根呢? 黄帝为这事思来想去, 后来,他听说青城山上的陶正——宁封,有烟雾不迷、火中飞行的本事,便动身来青城拜请宁封。

  那时候的青城山,到处是悬崖陡壁,黄帝爬呀爬呀,好不容易爬到半山。一打听,才知道宁封还住在更高山上的朝阳洞里。黄帝不顾疲劳,快步登山,终于望见了朝阳洞。这洞子在 一道深谷对面的岩壁上,岩下是一眼望不见底的急流,多看一 看,便觉得头昏眼花,心惊肉跳,只有一根烂朽朽的枯树倒在两岩间,若从这朽桥上过去,是会丢命的。黄帝没把生死放在心上,拉开大步,从枯树上走了过去。转个弯,在又一个桥头,见着位拄着一根拨火棍的白胡子老头。黄帝上前一问,正是宁封。他们相会的地方,就是现在青城山白云溪畔的访宁桥。宁封见黄帝那么诚恳,那么尊重他,心里万分感动,就在这个桥头共商了战胜虽尤的计策。说得高兴时,宁封还在旁边一座高峰上,演了一场烟雾不迷、火中飞行的本事给轩辍黄帝看,那座山峰今天叫做“轩辗峰”。

  再说虽尤每回捣乱,每回都吃了败仗。虽说他只能靠那点吐雾的邪法来保全性命,但心实不甘,总想捞点好处。这回,他一见黄帝出现阵前,便恶狠狠地挺着长矛冲了过去。哪知这回东闯西窜,总是有人在他背后追杀。他掉头一看,正是挥舞拨火棍的宁封老人。最后, 蚩尤实在战不过宁封,便又张开大口,吐出浓雾和火焰,直向宁封袭来。这时,宁封便使出看家本领,腾空跃起,一棍从蚩尤的头顶劈了下去。这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轩辍黄帝大喜,要把宁封留在身边做大官。宁封说:“ 我是个做彩陶的手艺人,请黄帝还是让我当个陶正,回青城山去做陶烧窑吧!” 黄帝说:“ 你助我除了蚩尤,拯救了天下生灵 ,三山五岳都乐享太平。以后,三山五岳都要你卫护,三山五岳都离不开你呀!”便叫宁封当“五岳丈人”气统管和守护三山五岳。人们从此尊称他为“宁封丈人” 。

  为了纪念宁封为民造福的功绩,后人把青城山叫做“丈人山”,把早年宁封烧陶的那座山峰叫做“丈人峰”。在丈人峰下修起了“丈人观”——它就是现在的“建福宫”。

  附记:青城山系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为宁封道场。《列仙传》卷上:“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青城山流传的有关黄帝和宁封的神话较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