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器的传奇故事
2012-10-05 15:44:46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粉彩瓷是康熙晚期受珐琅彩瓷影响和启发而出现的釉上彩瓷新品种,素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制作工艺是在烧成的白瓷上勾勒出纹饰图案的轮廓,在轮廓内先用含有氧化硅、氧化砷和氧化铅的“玻璃白”打底,然后按所需颜色在上面绘画渲染,再次入窑烘烧而成。所绘人物、花鸟、山水,浓淡相间,色彩丰富,画工细腻,富有立体感。因此粉彩瓷的纹饰比五彩瓷生动逼真。
钟乳石多产于石灰岩溶洞中。有多种颜色,乳白、浅红、淡黄、红褐,有的多种颜色间杂,形成奇彩纷呈的图案,常常因含矿物质成分不同,而色彩各异。它的形状千奇百怪,笋状、柱状、帘状、葡萄状,还有的似各种各样的花朵、动物、人物,清晰逼真,栩栩如生。
中西交流应运而生
粉彩瓷之所以在中国漫长的陶瓷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其工艺精美,更因其背后是持续至今的近现代中西交流的大背景。清朝初年,满清皇帝身边聚集了一群来自欧洲的“饱学之士”,这些西洋人行走清宫,向满清上层社会和知识阶层介绍西方科技和文化。这其中有通晓汉语诗文和历史的法国传教士冯秉正、以画家身份入宫的意大利人马国贤、为康熙作过翻译并每天入宫为他讲授几何学的法国神父张诚、深得康熙信任并和张诚一起在宫中建造化学实验室的通晓满文的法国学者白晋等。他们在中西交流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人物,对中国传统文化西传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粉彩瓷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吸引着藏友们如众星捧月一般追逐收藏。不仅仅是于古瓷粉彩的鉴别收藏,而且对于当代名作的艺术粉彩也是极为热衷。因此,提醒诸位藏友在鉴定粉彩瓷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看一件瓷画作品与看纸、绢、中国画一样,看的规律是:“一字、二画、三印章”。对作伪画瓷的高手来说,“仿画容易,仿字难”,字是最难仿的,字不对,作品很难看真。其实,画也是难仿到位的。一件名家之作,其功力是不言而喻的。每件作品都能感受到画家的灵气。而仿品与伪作,无论是字或画都是有形而无神,或是连形都相差很远,其真伪叫人一目了然。
其次,看瓷器的制作工艺与瓷画原料。瓷器的制作工艺是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的瓷胎较坚硬,器物胎体的轻重一般较为适中,釉面比较肥润,表面光泽温和,而新仿的瓷器因图厚利,不免处处偷工减料,胎体比较轻薄,釉薄无肥润感,釉面光泽刺眼,成一种死硬的光感,缺乏温润的气质。正因如此,伪作者往往在器表用化学药物浸蚀,用细砂纸擦弄或用颜料涂抹,这种种手法,只要细心观察,亦不难发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