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上的战国瓦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出现了建筑用的板瓦和筒瓦。瓦当即筒瓦之头,是在筒瓦的窄端加上圆形或半圆形的头。其作用是为了蔽护屋檐,防止风雨的侵蚀,延长筒瓦的寿命;同时遮挡板瓦之间的缝隙,增加建筑物的牢固与美感。瓦当的形状有半圆形和圆形。中国、日本和朝鲜的古代建筑均用瓦当。

 

  中国的瓦当始于西周。在陕西扶风召陈村西周宫殿遗址出土的瓦当为半圆形,瓦当外圈有几道弦纹,当心为三角形,中间为重环纹,线条流畅简洁。西周的瓦当纹饰以重环纹为主,可以看出是受西周青铜器的影响。春秋瓦当以绳纹为主;战国瓦当有素面和带花纹或文字者两种,各地所出花纹瓦当各具特色;周瓦当以饕餮纹为多,但已简化,仅突出其双目,以后逐渐转为卷云纹;河北燕下都出土的瓦当以饕餮纹和山云纹为多,还有少量的对鸟纹;临淄齐故城出土的瓦当以树木双兽纹及树木卷云纹为多,还有“天齐"、“千秋万岁”等文字瓦当。

 

  上述这些瓦当都为半瓦当。战国时期秦遗址出土的多为圆瓦当,纹饰有鹿、虎、豹等;安徽寿县寿春城楚郢都故址出土有风云纹圆瓦当和三角树云纹瓦当,纹饰图案别具一格。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